花非花月夜 作品

第65章 三國弭兵之盟

 他們損傷雖然慘重,但不算是傷筋動骨,至少還有一半的軍隊是完整的,就這樣將他們放走,十年之內恐怕就能恢復,到時他再來攻打怎麼辦呢?”

 有人提出了不同的意見,說的也很有道理,不乘著這個上好的機會直接將晉國廢掉,以後就找不到了。

 楚王明白嬴諾說的對,現在打不下去了,但還是有些不甘心的說道:“嬴諾將軍,現在我軍距離洛邑如此之近,不若一國帶走一隻九鼎,安置於王都之內,這才是無上榮光之事啊!”

 楚人因為舊年的事情,對周王畿之中的九鼎抱有一種非常複雜的心理,總覺得帶走九鼎就能證明天命在楚。

 嬴諾眼中也是精光一閃,那可是代表了禹王受命的九鼎,若是能帶回秦國,誰能說秦國就沒有天命呢?

 但他想了想這一路的翻山越嶺,又想了想洛國的態度,還是放棄了這個非常有誘惑力的想法。

 對楚王勸道:“大王,洛國依舊強橫,這恐怕是邦周的天命還在啊!

 現在不是奪取九鼎的時機,否則洛國定然要和我們拼命了。”

 眾人還在這裡糾結,就有使者傳言,洛國太子言想要來營中一敘,楚王和嬴諾同時皺起眉頭,感覺有些不妙。

 洛文公和洛宣公都曾經幹過這件事,聽話退兵的,依舊逍遙,不聽話的,直接戰死疆場。

 在秦楚兩國君臣複雜的眼神之中,洛言走進了軍營,他的禮節無可挑剔,楚王和嬴諾同樣以禮還之。

 洛言開門見山的說道:“我來到這裡,不是為了與秦楚開戰,洛國從來不想與秦國和楚國為敵。

 晉國先前猖狂,現在付出了慘痛的代價,這是天理的循環。

 但是這場戰爭,諸夏流的血已經很多了,晉國付出的代價已經很大,該是時候停下來了。

 晉公願意和秦楚兩國簽訂盟約,雙方之間互相保持和平,雙方的屬國互相進貢。”

 聽到洛言所說,楚王有些不忿道:“太子,晉國毫無理由的討伐一位諸侯,難道就這樣輕飄飄的放過嗎?

 若是秦楚敗在晉國手中呢?

 您會為楚國說情嗎?”

 洛言沉聲道:“我來到這裡,是為了秦國和楚國的社稷著想啊。

 若是洛國真的要對楚國和秦國趕盡殺絕,您二位怎麼會安坐在這裡呢?

 洛國手握邦周天命,想必您都是清楚的。

 邦周天命還沒有失去,秦國和楚國就想要試試九鼎輕重,這樣挑釁社稷神器,難道以為會沒有懲罰嗎? 只是因為秦國和楚國數百年來攘除夷狄有功勳,所以我才來勸您二位回去。

 若是不願回去,等到邦周天命化為利刃,對秦國和楚國又有什麼好處呢?

 到那時,您一定會怨恨我今日沒有告誡您。”

 洛言這一番話,讓楚王臉色有些陰晴不定,他是楚國的君主,比嬴諾知道的隱秘多得多。

 秦國是真正的土包子,楚國曾經可是有洛國嫡系入仕的,所以顧慮更多。

 嬴諾沒見到楚王的臉色,笑著說道:“太子,晉公犯下大錯,是理應受到懲罰的。

 他曾經在戰前稱大王是蠻夷,並且以此討伐。

 還要求楚國割讓三百里的土地,現在晉國應該為楚國割讓三百里的土地。

 只有這樣做,大王才能原諒晉公的失禮。”

 楚王已經想要撤了,見到嬴諾提出的條件並不苛刻,料想洛言應該會答應。

 於是連忙說道:“嬴諾將軍所言不錯,晉國應當割讓三百里的土地。

 秦國和楚國是姻親盟友之國,秦伯對楚國的幫助寡人一刻也不敢忘。

 寡人願意將其中一百五十里的土地贈予秦國,就割讓在函谷關以西吧。”

 秦楚兩國瞬間就達成了一致。

 實際上這些土地,不論晉國願不願意,在晉國實力受損的時候,秦楚兩國都能通過戰爭拿到。

 但如果能兵不血刃,為什麼要動刀子呢?

 秦人和楚人的鮮血也是非常珍貴的,不是那些可以隨意消耗的奴隸。

 秦國的勢力不能通過函谷關、楚國的疆域不能越過伊洛之水和太室山,這是洛國劃定的底線。

 底線之內,無所謂。

 於是洛言沉吟一下,正色道:“那便將函谷關以西的百五十里土地和漢陽之上的百五十里土地分別割給秦國和楚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