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月夜 作品

第46章 回齊

 這一拜,至此君臣之分定下。

 呂小白激動地將管仲扶起大聲笑道:“你我微末相識,有你相助,吾大事必成。”

 送一個公子回國繼承君位可不是簡單的事情,尤其是帶有政治投資性質的幫助。

 洛曦率領著五千兵馬一路護送著呂小白到達了齊國的邊境,沿途的那些小國已經全部打過招呼,他們大部分都是洛國的附屬國。

 邊境的另一側,齊國公族的人已經等在那裡,在這個時代中,血統的重要性就體現在這裡。

 在呂無咎活著的時候,呂小白的這個前任齊侯的公子身份自然是毫無價值。

 但只要出現現在這種機會,他身上無可爭議的繼承權就是千金難換的寶物,這就叫奇貨可居。

 齊國公族、卿族之中無數人的利益,生來就與他捆綁在一起。

 洛國可以光明正大的給予他幫助,能讓任何一個人榮華富貴一生的財富,眼睛都不眨的就投入到他身上。

 燕國中那些從來沒有見過他的貴族,隨著希宜嫁給他也會自動的為他效力,而且心甘情願,甚至還要感激這個曾經他們看不上的落魄公子。

 這一切,都是因為他叫呂小白,他是齊國公子,洛國君主的外甥,燕國公主的夫君。

 現在的齊侯!

 這些人紛紛在他身前下拜,上百萬人的生死操縱在手中,呂小白從未感覺到自己是如此的尊貴,也從未感覺到自己的責任是如此的大。

 他同樣向著這些齊國貴族下拜,這個時代君臣之間大致還是平等的,臣拜君,君亦拜臣。

 “小白,馬上就要回國了,萬萬不要忘了這些年在學宮之中師長們的淳淳教誨,要做一個賢明的君主,振興齊國與諸夏。”

 洛曦心中很是為自己的表弟高興,小白在洛國生活了十年,兩人之間的感情還是比較深厚的。

 “管仲隨你到齊國,這是你的際遇。他是公族中有才能的人,到了齊國定要賦予重任。

 你剛剛即位,怕是宮廷護衛都沒有可靠的人手。

 父親在洛國中為你挑選了三百武士,都是與你沾親帶故的舊隨,他們的家人還在國中變賣家產,之後都會到齊國來。

 呂無咎被刺殺,你要小心一些,有了他們保護你,為兄也能放心一些。

 小白,就此別過了!”

 呂小白捫心自問,他這些年在洛國的待遇真不像是流亡的公子,洛曦一向很是照顧他,見到洛曦要回返洛國,執手動情道:“兄長,十年養育之恩,小白無以為報。

 還請您轉告舅父,外甥絕不會辜負舅父的一番心血。”

 兩兄弟就此別過,洛曦率領著大軍返回洛國。

 呂小白則帶著管仲以及三百穿甲武士越過邊境,與那些已經有些陌生的齊國貴族相見。

 齊國的公族卿族紛紛湧過來,人數極多,這些人中大多數都不屬於無咎一黨,在呂無咎當政時被排斥。

 所以對於呂小白的迴歸最是心動,希望能在新的時局之中纂奪到足夠的好處。

 安寧大夫自然是在最前面,安氏誅殺呂無咎迎回呂小白,他是首功,呂小白定然是要重用他的。

 “國君,您終於回來了!

 安氏深受先君恩典,卻讓他的子嗣流亡在外,這是臣子的恥辱啊!

 現在您終於回到了齊國,臣卒後,不至於無顏面見先君。”

 呂小白與安寧大夫執手垂淚道:“世事艱難的時候,才能體現出忠誠,安寧大夫為孤復仇,孤絕不會忘。

 孤此番回國,定要蕩清妖邪,讓宗親貴戚免於逆賊無咎時的煩擾。

 安卿,孤來為你介紹,這是管卿,洛氏公族大賢,舅父忍痛割愛於孤,日後二位要作為左右冢宰,共同輔佐孤。”

 呂小白這番話,將管仲推向齊國臺前,又點出他的身份,讓眾人對管仲不敢輕視。

 等到了臨淄,梳理清齊國國中的關係,自己的幾路強援到了齊國,呂小白就立刻要任命管仲執政,改變齊國這些年衰弱的局面。

 安寧隱晦的望著管仲一眼,見到他面容俊美,神情淡然,氣質凜冽,一看就不是常人。

 洛侯推薦給呂小白的公族之人?

 對於殺呂無咎這件事,整個齊國之中最清楚整件事情過程的就是他。

 雖然所有人都在傳是他誅殺了呂無咎,但他自己很清楚,這呂無咎是死於洛國刺客之手。

 若是沒有洛國刺客出手,想要這麼幹脆利落的殺掉呂無咎,還沒這麼簡單。

 再回想起先前洛曦與眼前這個青年站在一起,當下就認為這真是洛侯安排的。

 於是滿臉笑容的說道:“國君,洛侯推薦給您的大賢,如果不用高位來招待,怎麼能夠顯示兩國的情誼呢?

 臣能與這樣的賢臣共事,是臣的榮幸,難道會不滿意嗎?

 只要是您的命令,臣都願意忠正的去執行。”

 對安寧大夫的表態,呂小白很是滿意,朗聲笑道:“孤有管仲這樣的大賢,還有安寧大夫這樣的忠臣,如此多的賢臣輔佐,國家難道會不興盛嗎?”

 “賀!”

 貴族們紛紛歡呼起來。

 ……

 桓公拜管子為相,管子有識人之美,諫桓公曰:“大廈之成,非一木之材;大海之廣,非一流之歸。欲成大志,必先用人,齊國有四賢可用,用之則興。”

 桓公曰:“四人者何?”

 管子曰:“張其,燕國貴子,壯而有力,曉暢軍事,可為大司馬;王成,齊國大賢,公正嚴明,不誣無罪,可為大司寇;安寧,洛國公族,忠正體直,深諳民本,可為大司徒;呂產,公室子弟,精研機巧,善辨山川,可為大司空。”

 桓公曰:“善!”

 十年,齊人曰:“任桓管四傑,故齊國盛焉。”——《管子·諫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