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月夜 作品

第40章 諸夏破徐淮

 眼見淮夷人徹底潰敗,洛仲數下令全軍保持陣型追擊,務必要將更多的淮夷人留在這片平原之上。

 軍隊一旦潰敗就是待宰的牛羊,在聯軍的一路掩殺之下,根本不知道有多少淮夷人死在了這片土地上,洛仲數只能看到整片大地都被鮮血染紅,甚至就連不遠處的湖泊都被匯聚成小溪的血水染紅。

 淮夷人攻城那麼多天的傷亡都沒有今天這一場大,無數的屍體橫陳,幾乎所有人的臉上都是驚恐的表情。

 尤其是楚國就在他們身後,想要逃跑都堪稱上天無路,一場擊潰戰硬生生的打成了殲滅戰。

 隨著淮夷人退去,聯軍中受傷嚴重的士兵就地治療,留下一部分人繼續駐守應國、許國,雖然淮夷人已經基本上不可能捲土重來,但出於謹慎還是要預防一下。

 剩下的軍隊在洛仲數的率領之下,穿越陳國國境,來到了宋國與徐國的戰場之上。

 宋國、鄭國、陳國都是諸夏中的大國,尤其是宋國、鄭國,都是不遜色於洛國的大國,鄭侯更是有萬夫不擋之勇,但是卻都在徐國面前吃了大虧。

 原因第一是徐國實力確實雄厚,在很多方國的支持之下,有了與三國掰手腕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僭越稱王的徐國君主太猛了,就連鄭伯這種自持勇武的在他面前也不是對手,一把長戈縱橫無敵,一手箭術堪稱神射,就是因為他,現在根本沒有任何一個將領敢上前衝鋒。

 相反對方的將領率領著精銳在戰陣之中縱橫來去,每每都能撕開己方的防線,造成巨大的殺傷,甚至有一次差點讓對方把前軍打炸,這之後就再也沒用過奴隸兵,生怕奴隸兵被對方裹挾著直接衝擊己方的營地。

 洛仲數來到這裡之後面對的就是這樣的情況。

 不過隨著洛仲數的到來,聯軍的實力增強了一倍不止,已經能夠憑藉硬實力碾壓徐國軍隊。

 徐王很明顯與淮夷不同,淮夷是退無可退,不得不與擁有優勢兵力的洛仲數決戰,希望能夠戰而勝之。

 但是徐王是有退路,只要退回徐國,周軍若是敢追來,便藉著徐國的地利痛擊這些中原的軍馬,若是周人非要死磕,徐國可以退到南邊的城邑之中,聯合淮夷部落,隔著大江天險,不熟悉水戰的中原諸侯只能望而卻步。

 這時的徐王已經收到了淮夷敗退的結果,就連原因也已經得到。

 “楚王真是目光短淺的人啊,難道周人會真的接納伱嗎?

 他們是如此的傲慢,自以為得到了上天的眷顧。

 想要貪婪的將所有的土地都納入自己的統治,想要讓所有的部族都匍匐在周禮之下。

 大邑商永遠不會屈服!”

 徐王在軍帳之中發洩著自己的情緒,但雖然嘴上叫囂的厲害,但對於現在的局勢他還是很清楚的,毫不猶豫的將貴族們叫來,讓他們準備撤軍。

 好漢不吃眼前虧,徐王深深地明白這個道理。

 但是洛仲數他們當然不可能讓徐王就這麼簡簡單單的退走,立刻指揮著士兵們追殺,徐王不得不留下三分之一的軍隊斷後,他自己則試圖帶著大部分的精銳乘坐渡船離開這裡。

 沒想到身後突然傳來了喊殺的聲音,一看當先飄揚的旗幟竟然是吳國!

 徐王這一下真是亡魂皆冒,吳國怎麼會突然出現在這裡,周朝是什麼時候調動吳國前來勤王的。

 他一個殷商後裔,又怎麼懂周禮的偉大呢?

 兩百多年的夏夷之辨,在諸夏與夷人之間劃出了一條涇渭分明的溝壑。

 所以洛成只要派出一個幼子在楚王面前論證一番,就能讓楚國放下與周王室之間的百年恩怨。

 同樣,他只要修書一封,允諾吳國重新回到諸姬的陣營之中,就能讓吳國興兵伐徐。

 這就是周天子所行走的王道之路!

 ……

 禮以道其治,樂以和其聲,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

 禮樂刑政,四達而不悖,則王道備矣。——《禮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