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月夜 作品

第37章 淮夷亂

 萊夷國雖然強大,但是齊國佔據著有利的地形,能夠居高臨下的打擊,也能夠慢慢拖著萊夷國。

 真正危險的是燕國,沒有了齊國的援助,燕國地處偏遠,人口不多,這次就要看燕國到底有多少實力了。

 如果燕國不能抵擋胡人,那麼齊國就要腹背受敵,那個時候齊國才會陷入苦戰之中。”

 晉國、衛國、邯國、邢國則面對著從北方南下的狄人,尤其是晉國,是護衛王畿的主力。

 這兩個方向的敵人都已經是老生長談,這麼多年下來互有勝負,晉國他們按部就班的作戰即可。

 姬服望著眼前的地圖,問道:“洛公,西周侯一國能對抗伊洛之戎嗎?他們會不會順著伊水和洛水直接突襲王畿?

 申國、應國都緊挨著伊洛之地,鄭國也可以直接通過大船前往,可以讓他們出征嗎?”

 洛成搖搖頭道:“三個國家都不能動,徐國反叛,根據傳來的消息,徐國的君主是個天生的統帥,將宋國的軍隊打的一敗塗地,還是依靠著陳國的援軍才能勉強守住。

 一旦兩國聯軍戰敗,王畿東南就會大開,這是不能允許的,只有把戰火控制在王畿之外,才能避免所有的意外情況。

 所以要立刻讓鄭公率領大軍支援宋國。

 鄭公勇武,想必徐國的叛亂暫時不會影響王畿。”

 “那申國、應國呢?”

 洛成嘆道:“邦周最虛弱的時候,楚國一向不服周,與邦周有仇,怎麼可能無動於衷。

 算算日子,申國應該快要將楚國入侵的消息傳來了。

 臣有些奇怪的是,淮夷那邊怎麼沒有動靜?

 前些時日不是已經探聽到他們在準備戰事,怎麼息國一點消息都沒有傳來?

 難道是準備對吳越動兵嗎?

 這不合理啊。”

 姬服對這些自然是不懂,問道:“洛公,淮夷很強嗎?”

 洛成指著王畿之南的地方畫道:“吳越之北,徐國向東向南,一直到息地,千里土地都是淮夷的勢力範圍。”

 姬服被嚇了一跳,千里之地!

 他的王畿也不過是六百里而已,這個淮夷居然有千里國土。 洛成有些凝重的說道:“淮夷人擅使弓箭,民風強悍,是上好的兵員,他們和西戎一向是邦周的心腹大患。

 王畿與淮夷之間有數十個姬姓諸侯國,但是這些年漸漸被吞併掉一些。

 隨著淮夷做大,臣擔心這些零碎的漢陽諸姬不能承擔禦敵的重擔。

 所以才決定仿照晉國抵禦北方、齊國抵禦東方的策略,在申國和陳國之間,建立一個跨越穎水兩側的大國,專門用來扼制淮夷北上。”

 洛成一方面為姬服講解著目前的邦周局勢,一方面在教導姬服怎麼處理國事。

 “王上,加急軍報!”

 宦官從殿外匆匆走進,手中捧著兩份竹簡。

 “承天受命之王:

 臣申侯頓首。

 臣沒有罪過,楚子卻起兵討伐臣。

 楚國是蠻荒之地的方國,臣是姬姓的宗親,他擅自討伐,這是不將周禮和您放在心中。

 這樣的臣子,難道不應該懲罰他嗎?

 臣請王畿出兵,使楚軍知曉天威莫測。”

 天子姬服與洛成兩人一人一份讀起來,姬服讀罷,便說道:“洛公,您預料的果然沒有錯。

 楚國以隨國、申國對他無禮為由起兵,號稱十萬大軍,三路齊進。

 申國已經徵召全國可用之兵,要在漢水之上阻擊楚國,隨國也開始堅壁清野,而且向王畿傳來了求援信。”

 因為洛成已經和他說過楚國定然會起兵,所以姬服現在倒不是很慌張。

 申國還是很有實力的,地形很有優勢,很多次成功打退楚國的進攻,求援只不過是和王畿要些好處而已。

 對於楚國的入侵,洛成並不是很擔心。

 因為他知道楚國這些舉動主要是為了牽制申隨等國的軍力,將漢江平原上的姬姓國拖住。

 楚國貴族就是想要看周王室和中原諸侯倒黴,所以不管是誰攻打中原諸侯,他都會幫幫場子。

 大概率不會真刀真槍的和邦周開戰,尤其是自己在王畿主政,楚國貴族本來就對洛氏有心理陰影。

 前一段時間鎬京的六月飛雪,萊夷國、淮夷、徐國可能不信,但楚國一定是將信將疑的。

 熊頓在楚國的地位,堪比素王在周人心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