旻科 作品

第176章 時間轉換器?(五千五大章)

 是的,賽恩斯認為,“時間轉換器”並沒有讓人時間旅行,僅僅是真實的讓使用者多出來一個自己來幫助自己!

 當然,即便這樣,這也是一個非常了不得的魔法!

 但是賽恩斯不能對自己的這套理論裡的漏洞視而不見。

 這其中,還有兩個漏洞!

 一個是:時間轉換器到底是在哪個時間節點被使用的?

 是開始?

 還是結束?

 另一個是:使用者為什麼會想起來使用時間轉換器?

 賽恩斯有過驗證,“時間轉換器”並不能讓他得到兩份同一個物品。

 比如一個蘋果,當把它從一分鐘前帶到一分鐘後之後,時間一到,兩個之中會消散一個,與旁觀者的有關,也就是與“時間旅行者”本人有關。

 這是一個魔法效果。

 但是,這也非常bug,比如,一件東西壞掉了,“時間旅行者”可以去前一分鐘把那件好的帶回來,一分鐘後他會得到一件好的物品。

 這一點,貌似修復咒也能做到。

 賽恩斯確實早就推論過修復咒其實是一條時間咒語。真說起來,其實連“時間”這個概念本身都是不存在的。修復咒更接近“物質狀態追溯”咒。

 這個暫且按下不說。

 但是,時間轉換器到底是在哪個時間節點被使用的?

 還以剛才的取蘋果時間做例子,“時間轉換器”到底是在哪個節點被使用的呢?

 若是它確實是在“一分鐘後”被使用的,那麼它不就真的進行了時間旅行嗎?

 但是,若是它並不是“一分鐘之後”而是在“一分鐘之前”被使用的,那麼到底是什麼情況讓使用者突然想起來使用“時間轉換器”的呢?

 先來梳理一下這個“一分鐘前、後”的概念。

 要理解這個問題,需要跳出“時間轉換器”使用者的視角,從旁觀者的角度觀看過去。

 首先,旁觀者是沒有“一分鐘後”的記憶的,在他的視角里,這個人只是在某個時間點——比如六點——突然把脖子上的一個沙漏拿了起來,然後就突然就對旁邊的蘋果感興趣了,過去把它拿了起來。

 而使用者本人的視角卻是在六點零一分的時候發現蘋果被損壞了,所以他為了拿到一個完整的蘋果使用“時間轉換器”去一分鐘前拿到了蘋果。

 同時,因為他知道那條“不能被人看見”的規則,選擇先從旁觀者的視線中消失,又在一分鐘前以另一種方式出現在旁觀者眼前。

 這樣就出現了兩個時間節點,從旁觀的角度看去,在六點整的時候,他手上捏著時間轉換器,同時,使用者本人在六點整的時候,也看到自己捏著“時間轉換器”。

 還有一個時間節點只有使用者本人自己知道,那就是在六點零一分他也捏著“時間轉換器”!

 那麼,它到底是在哪個時間節點上被使用的呢?

 在一分鐘前使用,出現邏輯錯誤!

 在一分鐘後使用,出現足以讓世界崩潰的邏輯錯誤!

 這時候若是引入一個第三變量,則一切就都合理了。

 賽恩斯假定“時間轉換器”其實是在一分鐘前被使用的,但是在這個時間節點上使用者為什麼會突然想起來要使用它呢,使用原因在哪呢?

 比如,賽恩斯確切地知道自己要在九點同時上兩門課,這樣的計劃內情況還好說,他知道自己要在那個時間同時上多門課,所以使用“時間轉換器”讓自己多了好幾個同伴。

 但是如“取蘋果”這樣的無計劃的呢?

 為什麼會在一分鐘前突然想起來使用“時間轉換器”的?

 賽恩斯在思索這個問題的時候,不得不引入一個第三變量,“量子領域”!

 在“量子領域”裡,一切事物的因果關係可以是不確定的!

 也就是說,在量子領域,是會出現倒果為因的情況的!

 當糾結在一起的“因果混亂”問題被“量子領域”一刀切斷之後,一切一切,一下子就全部都能解釋的通了!

 當“時間轉換器”這件鍊金物品被付與某個巫師的時候,他就若有若無地和“量子領域”建立了聯繫,他已經在不知不覺中被添加了一種“不確定狀態”,這種狀態讓他可以接收到一些“預言”,可以接收到某些在世界運行的規律中可以預見的“信息”。

 所以造成了他知道了在之後的某個時間節點可能會出現某種狀況,為了應對這種狀況,他用“自己的不確定狀態”複製出另一個自己來幫助自己。

 為什麼這種情況“不能被人看見”甚至“不能被另一個自己看見”?

 因為有旁觀者的話,就會出現“觀察者效應”,就會出現“量子坍縮”,他們的狀態就必須做出一個選擇,選擇到底要保留哪一個。

 這時候就非常容易因為旁觀者之間認識衝突,或者旁觀者與使用者之間的認識衝突,導致“量子坍縮”的方向不一致,最終導致使用者出現不可預料的結果。

 至此,賽恩斯在自己的cpu中建立了“時間轉換器”不是時間機器而是“連通量子領域的人、物複製器”的概念。

 他不知道自己的認識在當前的世界觀中是不是正確的,但是這確實是他能夠理解並接受的最佳解釋了。

 他在做研究的時候,一直謹慎地遵循著一個概念:“如無必要,勿增實體”。

 儘量把一切都放在現有的框架中去解釋,若非實在解釋不通,不要引入新的變量。

 在時間旅行問題上,相對於其他可以導致cpu爆炸的邏輯錯誤,“量子領域”反而顯得不是什麼不可接受的變量。

 因為聯通了“量子領域”,所以使用者可以提前知道“一分鐘後的事情”,所以使用者才會在“一分鐘前”使用“時間轉換器”複製自己。

 同時因為“量子領域”,兩個使用者處於“不確定狀態”,當旁觀者存在的時候需要做出選擇,進行“量子坍縮”!

 那麼為什麼在接收到“預言”之後不“自己”去拿蘋果而是要複製出“另一個自己”去拿呢?

 也是因為“量子領域”的“因果關係”導致的,因為接收到預言和複製自己是同時發生的,互為因果。

 接受到預言的時候已經複製了自己,或者說複製了自己的時候已經接收了預言!

 雖然覺得它並不是真的“時間”轉換器,但是它確實給使用者添加了一種“不確定狀態”,並且這種“不確定狀態”還能夠延伸到其他事物上,單單是這一點,就非常非常非常的了不起!

 關於“時間轉換器”的思索暫時先按住,因為每次想起來,就有種要冒煙的感覺。

 他得承認,也許是因為現在自己知道的還太少,關於“時間啊”“量子啊”什麼的,還不是他當前能夠研究明白的。

 沒辦法,人力有時盡,矮要承認,捱打站穩。

 矬,得認!

 賽恩斯,就認!

 但是,不服。

 他不能假裝自己已經接受了某種設定,用一句,“這是魔法啊,你還要怎樣啊”來解釋所有事情。

 他不能接受“魔法就是這麼玄啊,魔法就是不講道理啊”這樣的說法。

 這些說法看似在抬高魔法的地位,說它是多麼的玄妙,多麼的高深。

 但是,巫師朋友們,若是仔細思考一下這句話裡的潛意思,就會發現,它在說魔法是“不可理解、不可理喻”的。

 人們會在什麼情況下才會說一個人或者一個物“不可理喻”?

 真的是在讚揚嗎?

 他堅信,魔法並不是“神秘不可知的”,魔法作為一種“真實存在”一定是可以被認識的。

 若是事事都歸為玄學,那,哪是一個“修行者”的態度,那還求個屁的道!

 修真,修真,修的可以不拘於是哪個“道”,但是得往“真”了修!

 因為若是被人看到他們同時出現,這時候,這兩套人、物之中,就得有一套做出取捨了。

 到底哪一套是真的,哪一套假的,不同的人肯定會有不同的認知。

 這時候“旁觀者”的“觀察之力”相互之間會產生衝突,也會與被觀察的人員——也就是“時間旅行者自己”的自我認知產生衝突,其結果就是對這個魔法產生影響,產生不可預料的後果。

 但是,若是並無其他旁觀者發現的話,對於誰在當前時空裡是真的這個命題的觀察者,就只剩下了“使用時間轉換器”的本人自己,在他的觀察中,當然會自然而然地認為自己才是真的。

 這樣一來,其實真的消散掉的反而是“使用時間轉換器前的那一個”,這樣最後才恰好形成邏輯閉環,恰好形成記憶閉環,才不形成記憶衝突。

 是的,賽恩斯認為,“時間

轉換器”並沒有讓人時間旅行,僅僅是真實的讓使用者多出來一個自己來幫助自己!

 當然,即便這樣,這也是一個非常了不得的魔法!

 但是賽恩斯不能對自己的這套理論裡的漏洞視而不見。

 這其中,還有兩個漏洞!

 一個是:時間轉換器到底是在哪個時間節點被使用的?

 是開始?

 還是結束?

 另一個是:使用者為什麼會想起來使用時間轉換器?

 賽恩斯有過驗證,“時間轉換器”並不能讓他得到兩份同一個物品。

 比如一個蘋果,當把它從一分鐘前帶到一分鐘後之後,時間一到,兩個之中會消散一個,與旁觀者的有關,也就是與“時間旅行者”本人有關。

 這是一個魔法效果。

 但是,這也非常bug,比如,一件東西壞掉了,“時間旅行者”可以去前一分鐘把那件好的帶回來,一分鐘後他會得到一件好的物品。

 這一點,貌似修復咒也能做到。

 賽恩斯確實早就推論過修復咒其實是一條時間咒語。真說起來,其實連“時間”這個概念本身都是不存在的。修復咒更接近“物質狀態追溯”咒。

 這個暫且按下不說。

 但是,時間轉換器到底是在哪個時間節點被使用的?

 還以剛才的取蘋果時間做例子,“時間轉換器”到底是在哪個節點被使用的呢?

 若是它確實是在“一分鐘後”被使用的,那麼它不就真的進行了時間旅行嗎?

 但是,若是它並不是“一分鐘之後”而是在“一分鐘之前”被使用的,那麼到底是什麼情況讓使用者突然想起來使用“時間轉換器”的呢?

 先來梳理一下這個“一分鐘前、後”的概念。

 要理解這個問題,需要跳出“時間轉換器”使用者的視角,從旁觀者的角度觀看過去。

 首先,旁觀者是沒有“一分鐘後”的記憶的,在他的視角里,這個人只是在某個時間點——比如六點——突然把脖子上的一個沙漏拿了起來,然後就突然就對旁邊的蘋果感興趣了,過去把它拿了起來。

 而使用者本人的視角卻是在六點零一分的時候發現蘋果被損壞了,所以他為了拿到一個完整的蘋果使用“時間轉換器”去一分鐘前拿到了蘋果。

 同時,因為他知道那條“不能被人看見”的規則,選擇先從旁觀者的視線中消失,又在一分鐘前以另一種方式出現在旁觀者眼前。

 這樣就出現了兩個時間節點,從旁觀的角度看去,在六點整的時候,他手上捏著時間轉換器,同時,使用者本人在六點整的時候,也看到自己捏著“時間轉換器”。

 還有一個時間節點只有使用者本人自己知道,那就是在六點零一分他也捏著“時間轉換器”!

 那麼,它到底是在哪個時間節點上被使用的呢?

 在一分鐘前使用,出現邏輯錯誤!

 在一分鐘後使用,出現足以讓世界崩潰的邏輯錯誤!

 這時候若是引入一個第三變量,則一切就都合理了。

 賽恩斯假定“時間轉換器”其實是在一分鐘前被使用的,但是在這個時間節點上使用者為什麼會突然想起來要使用它呢,使用原因在哪呢?

 比如,賽恩斯確切地知道自己要在九點同時上兩門課,這樣的計劃內情況還好說,他知道自己要在那個時間同時上多門課,所以使用“時間轉換器”讓自己多了好幾個同伴。

 但是如“取蘋果”這樣的無計劃的呢?

 為什麼會在一分鐘前突然想起來使用“時間轉換器”的?

 賽恩斯在思索這個問題的時候,不得不引入一個第三變量,“量子領域”!

 在“量子領域”裡,一切事物的因果關係可以是不確定的!

 也就是說,在量子領域,是會出現倒果為因的情況的!

 當糾結在一起的“因果混亂”問題被“量子領域”一刀切斷之後,一切一切,一下子就全部都能解釋的通了!

 當“時間轉換器”這件鍊金物品被付與某個巫師的時候,他就若有若無地和“量子領域”建立了聯繫,他已經在不知不覺中被添加了一種“不確定狀態”,這種狀態讓他可以接收到一些“預言”,可以接收到某些在世界運行的規律中可以預見的“信息”。

 所以造成了他知道了在之後的某個時間節點可能會出現某種狀況,為了應對這種狀況,他用“自己的不確定狀態”複製出另一個自己來幫助自己。

 為什麼這種情況“不能被人看見”甚至“不能被另一個自己看見”?

 因為有旁觀者的話,就會出現“觀察者效應”,就會出現“量子坍縮”,他們的狀態就必須做出一個選擇,選擇到底要保留哪一個。

 這時候就非常容易因為旁觀者之間認識衝突,或者旁觀者與使用者之間的認識衝突,導致“量子坍縮”的方向不一致,最終導致使用者出現不可預料的結果。

 至

此,賽恩斯在自己的cpu中建立了“時間轉換器”不是時間機器而是“連通量子領域的人、物複製器”的概念。

 他不知道自己的認識在當前的世界觀中是不是正確的,但是這確實是他能夠理解並接受的最佳解釋了。

 他在做研究的時候,一直謹慎地遵循著一個概念:“如無必要,勿增實體”。

 儘量把一切都放在現有的框架中去解釋,若非實在解釋不通,不要引入新的變量。

 在時間旅行問題上,相對於其他可以導致cpu爆炸的邏輯錯誤,“量子領域”反而顯得不是什麼不可接受的變量。

 因為聯通了“量子領域”,所以使用者可以提前知道“一分鐘後的事情”,所以使用者才會在“一分鐘前”使用“時間轉換器”複製自己。

 同時因為“量子領域”,兩個使用者處於“不確定狀態”,當旁觀者存在的時候需要做出選擇,進行“量子坍縮”!

 那麼為什麼在接收到“預言”之後不“自己”去拿蘋果而是要複製出“另一個自己”去拿呢?

 也是因為“量子領域”的“因果關係”導致的,因為接收到預言和複製自己是同時發生的,互為因果。

 接受到預言的時候已經複製了自己,或者說複製了自己的時候已經接收了預言!

 雖然覺得它並不是真的“時間”轉換器,但是它確實給使用者添加了一種“不確定狀態”,並且這種“不確定狀態”還能夠延伸到其他事物上,單單是這一點,就非常非常非常的了不起!

 關於“時間轉換器”的思索暫時先按住,因為每次想起來,就有種要冒煙的感覺。

 他得承認,也許是因為現在自己知道的還太少,關於“時間啊”“量子啊”什麼的,還不是他當前能夠研究明白的。

 沒辦法,人力有時盡,矮要承認,捱打站穩。

 矬,得認!

 賽恩斯,就認!

 但是,不服。

 他不能假裝自己已經接受了某種設定,用一句,“這是魔法啊,你還要怎樣啊”來解釋所有事情。

 他不能接受“魔法就是這麼玄啊,魔法就是不講道理啊”這樣的說法。

 這些說法看似在抬高魔法的地位,說它是多麼的玄妙,多麼的高深。

 但是,巫師朋友們,若是仔細思考一下這句話裡的潛意思,就會發現,它在說魔法是“不可理解、不可理喻”的。

 人們會在什麼情況下才會說一個人或者一個物“不可理喻”?

 真的是在讚揚嗎?

 他堅信,魔法並不是“神秘不可知的”,魔法作為一種“真實存在”一定是可以被認識的。

 若是事事都歸為玄學,那,哪是一個“修行者”的態度,那還求個屁的道!

 修真,修真,修的可以不拘於是哪個“道”,但是得往“真”了修!

 因為若是被人看到他們同時出現,這時候,這兩套人、物之中,就得有一套做出取捨了。

 到底哪一套是真的,哪一套假的,不同的人肯定會有不同的認知。

 這時候“旁觀者”的“觀察之力”相互之間會產生衝突,也會與被觀察的人員——也就是“時間旅行者自己”的自我認知產生衝突,其結果就是對這個魔法產生影響,產生不可預料的後果。

 但是,若是並無其他旁觀者發現的話,對於誰在當前時空裡是真的這個命題的觀察者,就只剩下了“使用時間轉換器”的本人自己,在他的觀察中,當然會自然而然地認為自己才是真的。

 這樣一來,其實真的消散掉的反而是“使用時間轉換器前的那一個”,這樣最後才恰好形成邏輯閉環,恰好形成記憶閉環,才不形成記憶衝突。

 是的,賽恩斯認為,“時間轉換器”並沒有讓人時間旅行,僅僅是真實的讓使用者多出來一個自己來幫助自己!

 當然,即便這樣,這也是一個非常了不得的魔法!

 但是賽恩斯不能對自己的這套理論裡的漏洞視而不見。

 這其中,還有兩個漏洞!

 一個是:時間轉換器到底是在哪個時間節點被使用的?

 是開始?

 還是結束?

 另一個是:使用者為什麼會想起來使用時間轉換器?

 賽恩斯有過驗證,“時間轉換器”並不能讓他得到兩份同一個物品。

 比如一個蘋果,當把它從一分鐘前帶到一分鐘後之後,時間一到,兩個之中會消散一個,與旁觀者的有關,也就是與“時間旅行者”本人有關。

 這是一個魔法效果。

 但是,這也非常bug,比如,一件東西壞掉了,“時間旅行者”可以去前一分鐘把那件好的帶回來,一分鐘後他會得到一件好的物品。

 這一點,貌似修復咒也能做到。

 賽恩斯確實早就推論過修復咒其實是一條時間咒語。真說起來,其實連“時間”這個概念本身都是不存在的。修復咒更接近“物質狀態追溯”咒。

 這個暫且按下不說。

 但是,時間轉換器到底是在哪個時間節點被使用的?

 還以剛才的取蘋果時間做例子,“時間轉換器”到底是在哪個節點被使用的呢?

 若是它確實是在“一分鐘後”被使用的,那麼它不就真的進行了時間旅行嗎?

 但是,若是它並不是“一分鐘之後”而是在“一分鐘之前”被使用的,那麼到底是什麼情況讓使用者突然想起來使用“時間轉換器”的呢?

 先來梳理一下這個“一分鐘前、後”的概念。

 要理解這個問題,需要跳出“時間轉換器”使用者的視角,從旁觀者的角度觀看過去。

 首先,旁觀者是沒有“一分鐘後”的記憶的,在他的視角里,這個人只是在某個時間點——比如六點——突然把脖子上的一個沙漏拿了起來,然後就突然就對旁邊的蘋果感興趣了,過去把它拿了起來。

 而使用者本人的視角卻是在六點零一分的時候發現蘋果被損壞了,所以他為了拿到一個完整的蘋果使用“時間轉換器”去一分鐘前拿到了蘋果。

 同時,因為他知道那條“不能被人看見”的規則,選擇先從旁觀者的視線中消失,又在一分鐘前以另一種方式出現在旁觀者眼前。

 這樣就出現了兩個時間節點,從旁觀的角度看去,在六點整的時候,他手上捏著時間轉換器,同時,使用者本人在六點整的時候,也看到自己捏著“時間轉換器”。

 還有一個時間節點只有使用者本人自己知道,那就是在六點零一分他也捏著“時間轉換器”!

 那麼,它到底是在哪個時間節點上被使用的呢?

 在一分鐘前使用,出現邏輯錯誤!

 在一分鐘後使用,出現足以讓世界崩潰的邏輯錯誤!

 這時候若是引入一個第三變量,則一切就都合理了。

 賽恩斯假定“時間轉換器”其實是在一分鐘前被使用的,但是在這個時間節點上使用者為什麼會突然想起來要使用它呢,使用原因在哪呢?

 比如,賽恩斯確切地知道自己要在九點同時上兩門課,這樣的計劃內情況還好說,他知道自己要在那個時間同時上多門課,所以使用“時間轉換器”讓自己多了好幾個同伴。

 但是如“取蘋果”這樣的無計劃的呢?

 為什麼會在一分鐘前突然想起來使用“時間轉換器”的?

 賽恩斯在思索這個問題的時候,不得不引入一個第三變量,“量子領域”!

 在“量子領域”裡,一切事物的因果關係可以是不確定的!

 也就是說,在量子領域,是會出現倒果為因的情況的!

 當糾結在一起的“因果混亂”問題被“量子領域”一刀切斷之後,一切一切,一下子就全部都能解釋的通了!

 當“時間轉換器”這件鍊金物品被付與某個巫師的時候,他就若有若無地和“量子領域”建立了聯繫,他已經在不知不覺中被添加了一種“不確定狀態”,這種狀態讓他可以接收到一些“預言”,可以接收到某些在世界運行的規律中可以預見的“信息”。

 所以造成了他知道了在之後的某個時間節點可能會出現某種狀況,為了應對這種狀況,他用“自己的不確定狀態”複製出另一個自己來幫助自己。

 為什麼這種情況“不能被人看見”甚至“不能被另一個自己看見”?

 因為有旁觀者的話,就會出現“觀察者效應”,就會出現“量子坍縮”,他們的狀態就必須做出一個選擇,選擇到底要保留哪一個。

 這時候就非常容易因為旁觀者之間認識衝突,或者旁觀者與使用者之間的認識衝突,導致“量子坍縮”的方向不一致,最終導致使用者出現不可預料的結果。

 至此,賽恩斯在自己的cpu中建立了“時間轉換器”不是時間機器而是“連通量子領域的人、物複製器”的概念。

 他不知道自己的認識在當前的世界觀中是不是正確的,但是這確實是他能夠理解並接受的最佳解釋了。

 他在做研究的時候,一直謹慎地遵循著一個概念:“如無必要,勿增實體”。

 儘量把一切都放在現有的框架中去解釋,若非實在解釋不通,不要引入新的變量。

 在時間旅行問題上,相對於其他可以導致cpu爆炸的邏輯錯誤,“量子領域”反而顯得不是什麼不可接受的變量。

 因為聯通了“量子領域”,所以使用者可以提前知道“一分鐘後的事情”,所以使用者才會在“一分鐘前”使用“時間轉換器”複製自己。

 同時因為“量子領域”,兩個使用者處於“不確定狀態”,當旁觀者存在的時候需要做出選擇,進行“量子坍縮”!

 那麼為什麼在接收到“預言”之後不“自己”去拿蘋果而是要複製出“另一個自己”去拿呢?

 也是因為“量子領域”的“因果關係”導致的,因為接收到預言和複製自己是同時發生的,互為因果。

 接受到預言的時候已經復

制了自己,或者說複製了自己的時候已經接收了預言!

 雖然覺得它並不是真的“時間”轉換器,但是它確實給使用者添加了一種“不確定狀態”,並且這種“不確定狀態”還能夠延伸到其他事物上,單單是這一點,就非常非常非常的了不起!

 關於“時間轉換器”的思索暫時先按住,因為每次想起來,就有種要冒煙的感覺。

 他得承認,也許是因為現在自己知道的還太少,關於“時間啊”“量子啊”什麼的,還不是他當前能夠研究明白的。

 沒辦法,人力有時盡,矮要承認,捱打站穩。

 矬,得認!

 賽恩斯,就認!

 但是,不服。

 他不能假裝自己已經接受了某種設定,用一句,“這是魔法啊,你還要怎樣啊”來解釋所有事情。

 他不能接受“魔法就是這麼玄啊,魔法就是不講道理啊”這樣的說法。

 這些說法看似在抬高魔法的地位,說它是多麼的玄妙,多麼的高深。

 但是,巫師朋友們,若是仔細思考一下這句話裡的潛意思,就會發現,它在說魔法是“不可理解、不可理喻”的。

 人們會在什麼情況下才會說一個人或者一個物“不可理喻”?

 真的是在讚揚嗎?

 他堅信,魔法並不是“神秘不可知的”,魔法作為一種“真實存在”一定是可以被認識的。

 若是事事都歸為玄學,那,哪是一個“修行者”的態度,那還求個屁的道!

 修真,修真,修的可以不拘於是哪個“道”,但是得往“真”了修!

 因為若是被人看到他們同時出現,這時候,這兩套人、物之中,就得有一套做出取捨了。

 到底哪一套是真的,哪一套假的,不同的人肯定會有不同的認知。

 這時候“旁觀者”的“觀察之力”相互之間會產生衝突,也會與被觀察的人員——也就是“時間旅行者自己”的自我認知產生衝突,其結果就是對這個魔法產生影響,產生不可預料的後果。

 但是,若是並無其他旁觀者發現的話,對於誰在當前時空裡是真的這個命題的觀察者,就只剩下了“使用時間轉換器”的本人自己,在他的觀察中,當然會自然而然地認為自己才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