旻科 作品

第31章 飛行課與隱身術進展

 具體的學習過程乏善可陳。

 就如原軌跡中顯示的那樣,有的人一次就成功,有的人的掃帚在地上打滾不願起來。

 經過反覆的命令,所有人的掃帚都跳到了手中。

 接著,霍琦夫人演示了怎樣騎掃帚兒不從前頭滑下來,然後來回巡邏,糾正每個人的手法握姿。

 “兩腳用力蹬地是起飛,抬高掃帚頭部是上升;

 身體微微前傾向下壓掃帚是下降;

 身體緊貼掃帚柄是向前疾馳;

 身體向後拉扯是制動,身體左右傾斜是轉彎。

 好了,現在,所有人注意!

 我一吹口哨,你們就用力蹬腳離開地面,上升幾英尺,然後緩緩落回地面。

 聽我口令,三~二~一,起!”

 所有人,都慢慢飛起來。

 說實話,第一次離開地面,賽恩斯心裡還是有點兒不踏實的,他開學前就提前練熟了減震咒,就是防止這一刻。

 好在飛天掃帚發明至今,各個方面都比較成熟了,學院用來教學的“橫掃”系列是出了名的容易駕馭,他的減震咒沒了勇武之地。

 像赫敏?格蘭傑一樣的學生不多見,像納威?隆巴頓一樣的學生同樣也不多見!

 所以,教學過程中並沒有哪個學生摔斷胳膊的情況出現。

 雖然磕磕絆絆,大家總算安全順利的學會了飛天掃帚的駕駛。

 別看飛天掃帚看起來光禿禿的,事實上在以前確實是光禿禿的。

 直到一八二零年,埃利奧?斯梅斯發明了坐墊咒之後,其舒適性才得到了較大的提升。

 這是賽恩斯在圖書館翻閱《神奇的魁地奇球》時看到的。

 想想,以前的巫師還真是勇士。

 最早的時候,並沒有統一的制式掃帚,人們出行也不過就是在自家掃帚上隨便施個法,跨上去就竄出去。

 那時候的飛行控制也粗糙,就是上升、前進、降落,每年都有從掃帚上跌下來的。

 那時候,什麼各種花式飛行動作,根本不可能有

 看過《神奇的魁地奇球》,他發現,整個掃帚遊戲的發展史,就是巫師們歡樂作死的過程。

 曾經有一個階段的局部地區流行頭頂坩堝遊戲,就是頭上頂個坩堝,騎在掃帚上去接從一百英尺高度落下的石塊,最終誰的鍋裡石頭多,誰贏。

 蘇格蘭巫師們認為這是對男子漢氣概和勇氣的最大考驗,在中世紀的時候特別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