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不蠻 作品

第131章 劉相想耍無賴

 幾個官員異口同聲:“不是不是,是因為臣知道劉相言出必踐,他當眾承諾招不足十四萬人就會自請死罪,話已出口,他不會食言,所以才讓皇上赦免了他,就當是一時戲言而已。”

 這麼統一的臺詞,看來是有人給設計過的。

 誰都知道,自古君無戲言,在金殿上跟皇上作出的承諾,是萬萬不可能當成“一時戲言”的。

 楊晉道:“你們聽誰說招的人數不足十四萬的,是因為他在俞州沒招夠人嗎?”

 幾個官員面面相覷,不理解皇上問這話是什麼意思。

 沒招夠人,這還有什麼好懷疑的?從俞州到京城有一百多里,走了將近兩天,路上還扎過營,埋鍋做過飯,有多少人一目瞭然。

 而且回到京郊兵營,也是清點過人數並上報了的,兵部得到的確切人數,就是合計十二萬二千九百九十三人,一個也不可能多,離十四萬差的可不是一星半點。

 莫非皇上原諒了劉相此前對他的所作所為,打算來一個掩耳盜鈴?

 但是,在金殿上作出的承諾,不是隻對皇上的承諾,那是對國家的承諾,是可以上升到國法和欺君這個層面上的。

 一個官員問道:“劉相,你是個至誠至信之人,要不你自己當眾確認一下,你是招了十四萬人,還是十二萬二千九百九十三人?”

 所有的眼光,都投到了劉津身上。

 楊晉道:“大家沒必要搞得這麼清楚吧,劉相在外辛苦了七八天,昨天晚上才回到自己家,如此辛苦,各位應該都知道的吧,他既然沒自己請罪,那就證明他招的人足夠了。”

 眾官員馬上聽明白了,皇上這是有意忽略這個承諾,而放棄對劉津的追究了。

 前天他對林徵可沒有這樣,一個錯誤,就打入了大牢準備問斬,現在突然就不按原則辦事了。

 無非就是因為林徵暗中跟太上皇有來往,而劉津沒有。

 看來,皇上也不過如此。

 可能劉津如此積極地幫他招了兵,他就可以忽略其餘了。

 伍章道:“皇上,辛苦歸辛苦,但是劉大人是在殿上作出的承諾,本朝有明文規定,凡在殿上向君臣所作的承諾,都作為天條國法,須得嚴格照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