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不蠻 作品

第50章 十勝十敗

 顯然,隋國的做法激怒了全部的文武官員們。

 大元帥道:“大家的奏摺都一起送上,老夫也有奏摺。”

 “也是奏請出兵嗎?”

 “對。”

 大家都興奮起來。

 這麼多人請奏起兵,也是東晉國少有的團結局面,顯然出兵已經是勢在必行了。

 只有兩個人一直在沉默著,且神情都相當凝重。

 一個是老丞相謝案。

 一個是年輕人朱石。

 不過在洶湧的群情下,也沒有人注意到這一老一少的表現。

 很快,晉皇到了,看他的表情,顯然也早就知道了這一切,他的目光始終在關注著王鎮,顯然很想從表情上看到王鎮的念頭。

 山呼萬歲之後,王鎮拿出了奏摺。

 這個奏摺有點長。

 總的來說,就是分析了一下晉隋兩國的現狀。

 重點是前幾年的晉隋之戰後,隋國雖然表面上是跟晉國講了和,並且是割地求和,但該國的武將還是把那場戰爭當成了勝利之戰,對晉國起了輕視之心,不甘心臣服晉國的現象非常普遍。

 而這一次主動招惹晉國使官的,正是當年參加過晉隋之戰的武將之一,他前往使館打人罵人抓人的系列行為非常惡劣,還在隋國挑起了反晉熱潮,如果不對此進行懲罰,就是在向這樣的弱國示弱,不利於國家的穩定。

 結論是這一仗必須打。

 隨後分析了兩國的方方面面。

 結論是,晉國有十勝,而隋國有十敗。

 一是晉地域廣闊,得天之助,隋地域狹小,得天之厭,此為晉之天勝,隋之天敗。

 二是晉地形複雜多樣,東鄰兄弟之邦,而隋千里平原,西接強唐,此為晉之地勝,隋之地敗。

 三是晉人口眾多,隋人口稀少,且其皇族兄弟閻於牆,分派林立,人心渙散,戰時可用軍隊人數懸殊,此為晉之人勝,隋之人敗。

 四是晉地形如虎口,隋地形為幼兔,虎口張開,幼兔難逃,此為晉之形勝,隋之形敗。

 五是晉在隋之上游,落差數十里,由上而下,勢如破竹,此為晉之勢勝,隋之勢敗。

 六是晉文官皆有戰意,隋文官畏戰如畏虎,戰爭進入糾結時必然拖後腿,此為晉之文勝,隋之文敗。

 七是晉擁有武將館,武將皆可獲武將技,而隋無武將館,無所依託,晉裝備齊全,技術先進,隋裝備落後且不全,技術亦受壓制,此為晉之武勝,隋之武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