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識 作品

第九十六章 封鎖中朝邊境逼日軍改道俄羅斯開闢後勤通道

 古宇可沒有蘇德戰場那龐大的氣勢,動則就是上千架的飛機,幾十個師的進攻節奏,但是,在中國戰場上,第一次出現20個合成旅的進攻也是第一次,畢竟吉林也是日本關東軍大量聚集的地方,還有中朝邊境線上會源源不斷的從朝鮮方向開過來援兵,雖然諾門坎戰役牽動了日軍大量的兵員,但是諾門坎日軍戰敗後,對蘇聯的賊心不死,不斷的從國內補充兵員,到1941年的時候,關東軍的數量已經達到了恐怖的93萬人之多。

 古宇可能面對的是分駐在黑龍江、內蒙、吉林幾個地方的93萬的關東軍的全力抵抗,而關內的85萬日本中國派遣軍,雖然不可能孤注一擲的掉轉頭來圍攻古宇,但是也不得不防,所以古宇在山東,遼寧,江蘇,安徽,河南,河北等地還駐紮這60個旅的兵力,冷靜的在觀察著周邊的動靜。

 這次進攻,古宇帶來了60架戰略轟炸機,100架梟龍戰鬥機,48架武裝直升機和48架戰場支援武裝運輸直升機。在山東只留了12架轟炸機和12架殲八戰鬥機值班。

 在海面上,出動了10艘054A導彈護衛艦,兩艘補給船,兩艘掃雷艇,封鎖日本海海面,阻止日軍從朝鮮增兵。

 三年的戰爭準備,讓古宇還是有點底氣的。

 傢伙什一亮出來,各方情報機構立即超負荷的運轉起來,尤其是重慶方面,知道人民軍有60多架大型戰略轟炸機,和100多架先進的戰鬥機,地面部隊僅僅用20個旅13萬人,就敢衝擊日本關東軍近百萬人的東北地區,大多都震驚了,怪不得山東軍在皖南事變後敢掀桌子,脫離國民革命軍序列,那是有底氣啊,這個底氣就是有實力與國民政府叫板的底氣,古宇比任何一個地方軍閥都強大,這個強大不僅僅是體現在軍事、科技創新上,還體現在人的思想觀念上,體現在遠見卓識上。

 七七事變之前,古宇告訴給戴笠的許多日軍的情報都被後來的發生的事件一一證實是真實的,尤其是淞滬會戰的時間、日軍偷襲的登陸地點(金山衛),以及後來南京的丟失,日軍的對國都人民的殘暴,要不是山東軍及時出現,掩護國軍和平民百姓撤退,恐怕留在南京的犧牲者就得多出十幾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