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淮生程志文 作品

第36章 銷售的麻煩

  他餘光掃過周淮生的神情,試圖捕捉一絲異樣的情緒。

  “我肯定沒有發言權,就說幫他引薦引薦,你看你要不有時間見見?”

  關於公司裡的檢測儀器,周淮生最有發言權,一般採購超過一萬塊的器材在請示張總之前,都需要周淮生先簽字。

  尤其涉及到晶體高倍鏡的設備,開價至少在五十萬往上。

  “剛好我下午有空。”

  “行。”

  他還想再說兩句,憋回去沒有再說。

  周淮生向來話少,不愛結黨營私,在公司自成一派。

  當初一同與張尋搞研發的幾位,一位進了材料所,現在也有與公司合作的項目。

  一位自立門戶,公司做了幾年貌似也沒有做起來。

  還有一位就是廣州的銷售代理明總,屬於技術型銷售。

  這麼多人也只有周淮生把實驗室守到了現在。

  所以他在公司的地位,是楊新也要避讓三分的。

  下午,四樓會議室坐著周淮生和實驗室幾個負責人,投影儀上放著關於測量儀的功用ppt。

  而後親自對設備進行組裝。

  實驗室的人從不同角度對儀器進行了試驗。

  “很遺憾,貴公司鏡頭清晰度確實非常高,但是對於我們這種透明晶體,更重要的是確定缺陷位置。”

  周淮生如實講道。

  該設備在探測缺陷雜質成像方面確實很高端。

  但對實驗室而言,最重要的不是探測晶體內部是否有缺陷,而是需要快速確定其缺陷的深度、大小。

  如此實驗室就可以快速確定雜質的形成時間,找到質量點。

  “沒關係,希望下次有機會合作。”

  對方回答也很得體。

  設備重新拆解裝箱,萬里負責將人送出公司。

  他們剛出辦公室,程志文正好進門。

  “怎麼回事?”

  “老楊的朋友,賣設備的。”

  “買了?”

  “太貴了沒買。”

  這套設備價格高達120萬,按對方所介紹,其中一個鏡頭就值十萬塊。

  這套設備不能說完全沒有用處,只是花120萬不划算。

  “他可真是肥水不流外人田。”

  “你來地正好。”

  周淮生把做好的詳細切割方案給他。

  “老楊不好意思來找你,讓我給你,切割方案,用料損耗我已經給你算出來了。”

  文件裡是打印的三維圖紙與加工方案。

  程志文拿起來看了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