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子歸 作品

第6章 欲辯

 “是。師父曾於桑水之上救徒兒一命,徒兒亦是自那時知曉這功法之利害。”

 “嗯……那你也一定知道,本門功法,實則有兩脈心訣了?”

 “是。不敢欺瞞師父,這逆滄浪訣,正是徒兒與師妹於棲梧山之中的某處洞天之境尋得。只是威力甚大,後果不堪設想,故此一首未敢……”

 “是未敢,還是她教你這麼做的?”

 “是…師妹所說。”

 老者緩緩嘆了一口氣。

 “當日為師逐她下山,正是察覺她心術不正,以逆滄浪訣殘害人命,嗜殺成性,非但難成大才,還會讓棲梧山招致禍患……”

 眼見著老者聲聲批駁,顧見春急聲解釋道:

 “師父,小湄她不是濫殺無辜……”

 可老者卻不帶什麼旁的情緒。

 “不論是與不是,如今也是了。”

 顧見春默然,這是事實,如何也無從辯駁。十惡司......想必師父也一定知曉小湄這些年的行徑吧?那麼師父對小湄的成見

,也就無可避免了。

 “景明,你可知,為何為師從不曾告訴你,你師妹的去處?”

 “徒兒不敢妄加揣測。”

 老者撫著白鬚,沉聲道:

 “你們行前,為師曾為你二人起了一卦。卦象所云,若是心無旁騖,便可逞心如意,事有所成。所以為師告誡你二人,莫管閒事。景明,此事你可還記得?”

 顧見春點頭:“自然記得。可是師父,那盜匪逼良為娼,草菅人命。徒兒不得不管。”

 “那你們救下人了麼?”

 “未曾。”

 “那你們的行徑又有什麼意義呢?”

 顧見春當即拱手道:

 “師父,聖人訓,言不必信,行不必果,為義所在。即便我們並未成功,也總比視若無睹,眼睜睜看著他們害人要好。不管怎樣,徒兒不曾後悔當日所為。即便招致禍患,也在所不惜。”

 “好一個唯義所在。景明,你此番下山,倒是有所長進。”

 老者道面色竟緩和許多。

 顧見春不解:“師父,這又與師妹的去處有何關聯呢?”

 只是老者卻反問道:

 “景明,人生多歧路,有取捨。是故大丈夫有所為,而有所不為。如今你可明白?”

 顧見春目光一凜。

 原來老者是在說,不告訴他小湄的去處,便是在替他取捨?

 ——可他為何要舍?

 “師父,徒兒以為,在有所為,而有所不為之前,先要知曉何所為,何所不為。在徒兒心中,師父與師妹同樣重要,都是徒兒至親至愛之人。若是人連自己的至親至愛之人都無法挽救,又何談大丈夫?”

 “景明,一意孤行,只會招致禍患。既有前車之鑑,你還嫌教訓不夠麼?”

 顧見春堅持道:“師父,既然您說前車之鑑,那徒兒以為,這禍事皆由徒兒釀成,徒兒自當竭力彌補。常言道亡羊補牢,未為遲也。如今師妹因為徒兒受此磨難,徒兒絕不可能坐視不理。”

 老者搖了搖頭:“即便你師妹並未因此而怪罪你,也並不以為這是你的錯?”

 “是。即便師妹不怪,徒兒亦日日剜心,不得安寧。”

 “即便你的一廂情願,恐怕只會招致更大的禍患?”

 “是。即便招致禍患,徒兒也甘之如飴,在所不辭。”

 “唉…罷了。”老者長嘆一聲,“你們兩個啊……”

 ——老者並未說下去。只是顧見春卻隱隱覺得,老者似乎隱瞞了什麼極為重要的事情。

 “小湄應當沒事了。待她醒來,你們一道來見為師。”

 臨走時,老者不忘看了一眼蘇決明。

 “決明亦可前來。”

 “是。”

 “記得帶上你的劍。”

 夕色之中,老者的神情似乎蒼老許多。不,準確來說,是疲憊與力竭。

 ——想必方才運功之時,耗費了師父不少心力。

 顧見春一時不忍,可終究未能開口說什麼。

 師父離去之時,像是又發怒了。想來也理所當然,遇上他這樣不知變通,固執己見的徒弟,沒有誰能不怒吧?

 ——他又做錯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