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嘉庚徐蓁蓁 作品

第545章

 “不過,自從秦書記到海角省,873機制優化運行,已經取得初步成效,特別是賽馬比拼,許多市、區、縣都很緊張啊,有好幾個地方一把手給我打電話,希望省廳在通報結果的時候,不要點他們的名,但都被我擋了回去。”鄭東坡言下之意,就是王華中說的主觀因素,已經在秦書記的整改下,有了初步的效果,以後這個主觀因素,會迎頭趕上的。

 “主觀因素是一方面,海角省的發展,如果只是按照現在的格局來,也就只是普通的一個省份而已,我們要從全局謀劃一域,主動承擔起,在全國中的定位,把這個定位找準,然後再去向中央要政策,光是等著安排,什麼時候才輪到海角省?政策不都是靠自己的爭取來的嗎?”

 王華中心嘆,到底是秦書記,也只有秦嘉庚這樣的空降幹部,才有這個實力說這個話,別的不說,就部委那些老爺,一個個給你提點意見,這裡不可以,那裡不能碰,光徵求意見,修改,沒個兩三年都搞不定,到時候報到中央去,黃花菜都涼了。

 這些想法在王華中腦袋裡只是一閃而過,連忙問道:“秦書記,您是海角省的舵手,這個定盤星,還得您來。”

 秦嘉庚認真的說道:“我的想法是將海角省建設成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華夏特色自由貿易港,要成為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新標杆。”

 雖然只是簡簡單單的一句話,但卻炸裂得王華中和鄭東坡的心久久不能平靜,先不說那麼多前綴,僅僅就是自由貿易港,這幾個字,含金量就十足。

 秦嘉庚繼續說道:“目標就這麼一個目標,關鍵是要取得中央的政策支持,除了我去死皮賴臉的找領導要政策,海角省也要做好準備工作,沒有東西,怎麼向領導報告,總不能就是我在那憑口吹的天花亂墜。”

 “秦書記,您看我們省政府從哪幾個方面入手比較好。”王華中已經有些迫不及待了,這件事情要是抓好,搞不好,他也是會入高層的眼的。

 “第一,是制度,你們要謀劃出三個代擬稿,一是關於支持海角省深化改革開放的指導性意見,二是海角省自由貿易港口建設總體方案,三是海角省自由貿易法,用這三樣將海角省未來的發展方向和一系列重磅支持措施以文件的形式固定下來,這樣才能高規格構築海角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和華夏特色自由貿易的三大制度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