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賦、役

 “是。”

 毛驤轉向高啟,冷聲說道:

 “寒門士子得些許功名後,其優免雜役的權利,便被當地世家買斷!”

 “買...買斷?”

 “所謂買斷,便是世家富商將士子優免雜役、免些許賦稅的權利,折算成銀錢,收買過來。”

 “如此,世家富商家中之人便不需服雜役,而有鄉里功名的士子則需繼續服役。”

 “朝廷優待士子,可好處最終卻沒有落到寒門士子頭上。”

 毛驤言簡意賅,將民間買賣優免雜役的權利說了個清楚。

 和後世大部分人理解的不同。

 所謂官紳不納糧,根本不存在於明朝。

 賦稅、徭役,也從來都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賦,便是土地稅,也就是朝中每年收上來的糧稅。

 役,簡言之便是官府徵派,當差而已。

 王朝末期,政治晦暗,賦稅殺人。

 苛捐雜稅乃吃人猛虎,逼的百姓聚集而反。

 而國朝穩定,政治清明之時,百姓多能供給賦稅,徭役殺人。

 饒是古之盛世,徭役依舊是死死壓在百姓肩膀上的一座大山。

 而且大明朝從始至終。

 於朝廷法度法規之中,除皇家宗室外,從未有任何人能免於田地賦稅。

 即便勳貴、高官名下的土地,按照法令法規,也需按時繳納賦稅。

 至於善待士子、官紳。

 乃是朝廷規定,給予他們優免服雜役的權利。

 還有便是他們繳納賦稅的數額,比其他百姓要少一些。

 只不過.....

 雖然朝廷法規不曾免除官紳、世家、富商的賦稅。

 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士紳勾結縣令胥吏這些個地方上的基礎官員,卻也能達到不交稅的目的。

 “高卿,朝廷雖善待士子,可好處卻落不到士子頭上。”

 “更改官員、士子優免賦稅徭役的政策,不該變變?”

 “嗯......”

 高啟眼角微微抖動幾下,恍惚之下竟喃喃低語道:“可士子仍從世家手中得了些錢財好處.....”

 “呵~”

 朱標冷笑一聲。

 甚至都不需他親自開口,旁邊的劉伯溫便看向高啟,朗聲說道:

 “話雖如此,可就好比朝廷施恩士子,賞賜下去十兩金。”

 “而地方世家卻將這十兩金,用一兩銀的價格買來。”

 “朝廷本意乃施恩士子,可最終的得大利益者,卻不是士子,而是世家。”

 “這.....”

 “毛驤!”

 就在高啟猶豫之時,朱標再次開口,“方才你所言乃是地方士紳逃避徭役的法子。”

 “你再告訴諸位大人,這些個士紳是用什麼法子躲避賦稅的!”

 “是!”

 毛驤應了一聲,旋即神色鄭重,朗聲說道:“其手段五花八門,主要為飛灑、詭寄、包納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