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涇渭分明

 待老朱、朱標離開奉天殿,百官這才起身相繼離開。

 “太子殿下今日好似格外寬容,心情也是大好。”

 百官中不知是誰突然說了這麼一句,眾人表面上雖未做出任何反應,可心中卻也很是認同。

 朱標歷來寬仁,這倒是不必說。

 只不過像今日這般,於朝會之上出言打趣。

 甚至還說什麼鐵門檻、紙褲襠之類的粗話,倒還真是頭一次。

 “詹尚書,不知可否到宮外小敘?”

 見開濟絲毫不避諱什麼。

 當著不少官員的面,便向自己開口相邀。

 詹同面色一沉,快步便朝宮外的方向走去。

 可饒是如此,開濟依舊沒有罷休,反而跟在詹同身後,不停喊道。

 “詹尚書且慢,等等本官.....”

 “詹尚書.....”

 詹同依舊不予理會,腳步加快,似逃一般極速朝宮外走去。

 可縱然他有意在百官面前疏遠開濟。

 二人這一前一後追趕的場景,卻也還是讓不少官員為之側目。

 “詹尚書與開濟大人的關係,似乎格外親近....”

 禮部李叔正隨意開口。

 可眾人也都明白,他想說的並非詹同、開濟二人關係親近。

 “(李)儼兄,吏部、刑部八竿子打不著,可兩位尚書大人卻如此交厚。”

 “我禮部主持慶典,老兄的戶部撥銀籌備,按理說,我們兩個才要更要親近親近才是。”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李儼隨意回道,可心思卻也不在與李叔正搞好關係上。

 他現在滿腦子想的,都是朱標臨散朝說過的話。

 開源節流!

 這四個字說著容易,可大明帝國不是地主老爺家的私宅。

 不是說購買些土地,削減府中用度,就能做好開源節流的。

 大明的稅收制度固定且嚴格,而且還是承繼於唐宋元歷代王朝。

 如此,哪裡有什麼開源的辦法!

 至於節流,就更不用想了。

 無論老朱還是太子朱標,二人重視百姓民生的同時,對軍事也格外上心。

 因此在民生、軍事上的用度,自然不能節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