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反覆小人,妄談禮法

 “足利使者?”

 見朱標沒有理會高麗每年朝貢的請求,反而看向是自己。

 足利清當即會意,躬身再拜後,似爭寵比試般,愈發恭敬說道:

 “我國深受天朝大恩,天朝有命,臣不敢辭。”

 “外臣願即刻回國,舉國同力,為大明效力!”

 “我國境內,凡大明有所需,但可取之!”

 此話一出。

 饒是開濟、詹同等文臣也是一陣詫異。

 倭國先前可沒這麼恭敬啊。

 怎麼現在,倭國使臣恭順謙卑的模樣,就好似忠犬一般。

 和有所詫異的眾人不同。

 席間宋濂、高啟對視一眼,心領神會的點了點頭。

 倭國,蠻夷爾。

 見利豈能不忘義?

 此時他們倭國正值南北混戰。

 若是得到大明的支持,不僅意味著他們能在戰場取勝。

 而且只要得到大明的支持,他們一朝的正統地位便無人質疑。

 畢竟在鄰邦諸國眼中,中原大國從來都是隻能仰望的龐然大物。

 即便遭受蒙元的鐵蹄踐踏,可頑強的民族精神依舊不朽。

 甚至僅用了數十年時間,便將他們視作噩夢,認為無可戰勝的蒙元屠夫,盡數趕回了草原。

 強漢,盛唐,繁宋的榮光雖已不在,可輝煌的記憶卻在所有人心中。

 因此只要天朝降下恩旨,承認他們的正統地位。

 無論是鄰邦諸國,甚至就連他們倭國自己的子民,都絕不會懷疑其正統地位的合法性。

 這便是仁義大國的公信力。

 這便是在這個時代,大明超然的國際地位。

 “足....足利使者,你此言,可曾稟明你主?”

 “雖未稟明,可我主定然也是這個意思。”

 足利挺直身子,似仰仗大明國威般,以一種上位者的姿態,衝王琦訓斥道:

 “鄰邊小國,哪個不曾受天朝恩惠。”

 “我朝雖遠處海外,可知恩圖報幾字,實不敢忘。”

 “若天朝所需,莫說是金銀俗物,縱然我朝全體百姓,亦可為大明赴死。”

 語罷,足利衝朱標恭敬再拜後,正色回道:

 “聽聞天朝大興國戰,倭國願為天朝馬前卒!”

 聞言至此,王琦一時間想死的心都有了。

 若論給大明當狗,他還真比不上倭國的足利清。

 可讓他不解的是。

 倭國與大明相隔重洋,足利清為何會如此恭敬。

 舉國同力,效忠大明,這已經不是作為藩屬國臣服大明瞭。

 大明所需,但可取之,這幾乎是自願將倭國併入大明。

 “大太子殿下....”

 就在朱標準備表態之時。

 王琦盯著朱標腳下的地面,愈發恭敬說道。

 “大太子殿下,外臣願即刻回國,求我王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