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 作品

第58章

 想到找朋友去訂位,人上前了一步,急急張嘴,不知想到什麼一個停頓,那一步的勇氣終究沒了。

 “你能這麼想就好了,四世堂那邊沒有受到影響吧?”

 徐清沒說話,微微挑眉,一瞬不瞬地盯著他。廖亦凡被她看得心驚肉跳,強裝鎮定道:“怎麼了?我臉上有東西?”

 “你似乎比我還關心四世堂?”

 “我當然關心。”廖亦凡語氣有點急,“畢竟事關下一屆總監遴選。”

 他倒是坦誠,也不怕露怯。徐稚柳倚著牆,戳戳徐清手肘。徐清會意,說道:“我剛見完元惜時回來,他通過了我的試稿。”

 “什麼?!”

 大概事情的發展過於出乎意料,廖亦凡一時難掩震驚之色。徐清和他四目相對,倒有點士別三日的意思。廖亦凡很快收回視線,笑道:“我不是那個意思,這麼大的事,你也不說一聲,害得我替你擔心一場。”

 “畢竟還沒正式發佈通告,我心裡沒底,你也知道我爭議性很大。”

 這話半真半假,有沒有數她心裡門清,只爭議確實不小,為此元惜時與日本總部開了好幾次全體會議,和她轉述時話也說得很明白:“四世堂在中國還處在開拓初期,非議比較大的設計師,對

品牌形象或有不利,關於你的去留,我們確實存在很大分歧,最終選定你主要考慮了兩個方面。”

 此次竟稿主題是“鶴”,四世堂旗下有條鶴齋系列線,也是他們歷年來的主打線。她之前深入研究過鶴齋系列,清楚對方的風格與需求後,實際設計過程並不久,久的反而是前面無數次的否定與推翻。

 她有自己慣常的設計思路,以前也一直能從中得利,只蝶變的失敗給她敲響了警鐘,讓她意識到景德鎮這片土壤的特殊性,它囊括最為悠久的歷史和最廣泛的文化元素,本土審美和追求有異乎尋常的高度,是一種由內而外的深遠,這種深遠不是一種成熟思路就能駕馭的,故而她去學習手作,去參觀窯廠。

 貼近手作的每一個過程都驗證了徐稚柳當初那句話,陶瓷是在手下產生和生產的,原來她設計作品靠的是精心巧思,每每讓陶瓷迎合她的表達,強加自身意志,從而忽略陶瓷本身的特質,降低其所代表的適用性,結果當然適得其反。而今泥地裡打滾一回,磕破了頭,才曉得瓷土有多堅韌。

 這樣一個生命體,為何要讓它聽從你?不如就成全它吧,像春風一樣,冬雪一樣,自然地到達。

 於是,“尋鶴”找到了自己。

 她最終交給元惜時的作業的是一組三峰爐,配色民國黃釉,茶蓋有鶴一尾,描繪乘風姿態,壺口細而長,顯鶴首秀美玲瓏,爐身刻有竹石圖,更應名詞:瘦玉蕭蕭伊水頭,風宜清夜露宜秋。更教仙驥旁邊立,盡是人間第一流。

 竹石與鶴,確是人間一流美事。

 元惜時說,竟稿者中有許多設計師對“鶴”的認知還停留在“形似”的表面,以為在茶器周身描繪仙鶴祥雲,用各種彩色釉和技法填飾海水紋,就能達到仙風道骨的效果,可他想要的一品鳥,絕不只是肉眼看到的清姿,他要的是從內到外的優雅則度,而“尋鶴”很好地呈現了這一點,就是他想象中的鶴鳴之士。

 從形似到神似,也是從“蝶變”到“尋鶴”的蛻變。元惜時正是看到這一點,才暫且按下對她華而不實的顧慮。

 “另一個原因,雖然不清楚中間發生了什麼,但我知道四世堂有機會登上《大國重器》,一定和你脫不了干係。正如當日我在鳴泉茶莊說的,目標相同,總有一日能走到一起,所以我給你這次機會,希望不會讓我失望。”元惜時依舊穿著一件仙鶴褂子,端坐在中式圈椅中,眉間透出淡淡疲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