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明 作品

第1609章 姍姍來遲的旗本(上)


                 溫度漸高,在鋪天蓋地的喊殺聲中,密密麻麻的倭國士卒如黑色的汙濁一般,惡狠狠的沖刷著紅色的洋流。

  此間天地的主旋律早已被殺戮所取代,空氣中的血腥味猶如實質,入目盡是倒伏的屍首以及抱著殘肢斷臂在血泊之中痛苦哀嚎的倭國士卒。

  短兵相接,全身上下皆是籠罩在甲冑之中的官兵們具有天然的優勢,手中兵刃每一次揮舞,都能在眼前敵人驚恐的眼神中將其斬殺。

  反倒是倭國士卒,雖然手中緊握的刀兵狠狠的砍在大明官兵的身上,但並不能當場令其失去戰鬥力,官兵仍擁有還手之力。

  此消彼長之下,倭國士卒的數量在肉眼可見的減少著,升騰而起的鮮血幾乎匯聚成一條小河。

  縱使如此,正在奮力搏殺的盧象升等人仍是不敢掉以輕心,冷凝的目光死死盯著場中呼嘯而至的倭國士卒,緊握兵刃的手指已是微微有些泛白,畢竟倭國士卒的人數實在太多。

  大明營寨附近的一座瞭望塔上,身披甲冑的袁可立面色緊繃,居高臨下的眺望著血流成河的戰場。

  在三位將校身先士卒之下,汙濁不堪的正面戰場也大概被劃分為三個部分,靖北伯盧象升統率天雄軍居左,登萊總兵周遇吉領著其麾下精銳居右,東平伯黃得功則是領兵坐鎮中路。

  半柱香之前,東平伯黃得功利用官兵引以為傲的"軍紀",以場中炮手潰敗為誘餌,引誘立於江戶城外巍然不動的倭國士卒們湧入戰場,繼而分擔左右兩側戰場,天雄軍及登萊軍的壓力。

  雖然此舉令蓄勢待發多時的京營官兵們成功加入了戰場,但戰場經驗相對而言有些"淺薄"的登萊軍士卻出現了些許騷亂。

  由總兵周遇吉親自統率的登萊軍士因為承受不住倭國士卒源源不斷施加的壓力,竟有些膽小的忍不住向後奔逃,雖然第一時間便被周遭壓陣的校尉所斬殺,但對於己方的士氣卻是或多或少的造成了些影響。

  倒是總兵周遇吉自戰事開啟之時,便親自身先士卒,領兵衝殺,一刻不曾停歇,令人肅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