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明 作品

第1521章 上虞縣令


                 紹興府古稱會稽郡,隋唐時期改稱"越州"。

  南宋建炎四年,高宗趙構"北狩"至此,將越州升為紹興府,下轄山陰,上虞等八縣,治所在山陰縣。

  因為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上虞雖然不是紹興府城所在,但城中的商貿卻很是興旺,各式各樣的茶樓酒肆拔地而起,富庶程度絲毫不輸淮揚等地。

  儘管城中"魚龍混雜",但在上虞縣城中,最"宏偉"的建築莫過於城中縣令大人所居的縣衙了。

  從嘉靖年間開始,歷任縣令都曾對其修繕擴建,使其規模遠勝於尋常縣城。

  眼下正值酷暑,又不是開堂斷案的日子,故而署衙門前的幾名衙役均是無精打采的靠坐在身後的大門下,有一搭沒一搭的說著閒話,其內容也多是家長裡短或者府衙中的瑣事。

  雖然天子近些年接連"整飭"淮揚,使得整個南直隸的吏治為之一清,但在上虞縣這一畝三分地,卻隱隱有些"法外之地"的意思,縣中大小事務均由署衙中那位已是連任兩次的縣令大人做主。

  依著大明官職,縣令的任期為三年,至多允許在同一個地方擔任兩次,且兩任兩次的條件極為苛刻,均是些政績斐然,百姓愛戴的"好官"才能享有如此待遇。

  但天下之大,總有意外。

  ...

  ...

  行至署衙深處,偌大的官廳正堂內因為擺著不少冰盆的緣故清涼了不少,一名瞧上去約莫五十餘歲的中年人身著一件絲綢長衫,神色自若的半靠在身後的長椅上,正微微眯著眼睛,愜意的享受著身後婢女的按摩。

  瞧其所處的位置及兩名婢女臉上恭敬的表情,想來便是這上虞縣的知縣了。

  而在上虞知縣身旁,還有一名身著皂衣的中年人正微微弓著身子,小心翼翼的說著什麼。

  "你的意思是,城中那個海盜頭子又派人出海了?"沉默半晌,身著長衫的上虞知縣緩緩睜開了眼睛,凝神看向眼前的文士。

  "小人看的清清楚楚.."儘管身旁縣令的聲音還算溫和,但中年文士的心中卻是一驚,將頭垂的更低了些,並補充道:"其麾下停靠在碼頭的商船盡數出海,想來是已然嗅到了些許風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