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明 作品

第1358章 覆手為雨


                 譁!

  經歷過最初的錯愕過後,皇極殿中頓時響起了一陣譁然之色,在場的朝臣臉色均是頗為複雜,驚疑不定的眼神不時在身前三位宗室親王及上首天子的身上掠過。

  雖然知曉天子一向"睚眥必報",但眾人也沒有料到天子的報復竟然來的如此之快,並且如此乾脆。

  端王朱常浩以皇明祖訓為例,奏請出京就藩;錦衣衛指揮使趙吏則是彈劾其藐視朝廷律法,強行自戶部衙門索要錢糧,並且在私底下進行商賈一事。

  要知曉,大明雖然給予了這些宗室親王莫大的富貴,但也增添了不少條條框框,其中便有限制宗室親王經商這一條。

  雖然在兩百餘的國祚傳承中,這條禁令早已名存實亡,放眼整個大明,恐怕除了甘肅蘭州的肅王府之外,其餘宗室門下都有著或多或少的營生。

  畢竟僅靠朝廷那對摺發放的俸祿,可無法滿足宗室親王驕奢淫逸的日常生活,尤其還要承擔整個王府的開支。

  但不管怎麼說,朝廷法制終歸是朝廷法制,縱然宗室經商早已是不爭的事實,但卻無人敢於將其拿到臺上說,畢竟這與太祖在"皇明祖訓"中對宗室親王的規定大相徑庭。

  現如今,錦衣衛指揮使趙吏毫不留情的點出了這個事實,無疑令端王朱常浩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若是繼續以皇明祖訓為藉口,堅持想要出京就藩,天子便能用"與民爭利"的罪行問罪於他。

  要知曉,"與民爭利"這四個字在大明朝野兩百餘年的國祚中屢見不見,不知多少朝臣憑藉著這簡簡單單的四個字,令得大明天子啞口無言。

  就連富有四海的大明天子對此也是束手無策,遑論端王這等毫無根基可言的閒散宗室。

  若是天子鐵了心問罪於他,輕則將其禁足;重則將其押送至鳳陽,令其在高牆之下,終老一生。

  若是再往嚴重些想,只怕生出些許"意外"都未嘗不可。

  "陛下,臣...臣.."

  重壓之下,修身養性多年,自認為無論發生何事都能無動於衷的端王朱常浩也徹底變了臉色,口中斷斷續續,始終不能說出一句完整的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