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明 作品

第839章 首善書院


                 萬曆年間,因為"國本之爭"的緣故,朝野之上的袞袞諸公們爭論不休,逐漸劃分出了多個黨派,大多以出身籍貫劃分,例如"浙黨","齊黨"等。

  但隨著"東林黨"橫空出世,朝野之上紛爭不休的局面逐漸被平息下來,東林黨出身的官員大權在握,排斥異己,對於其餘黨派的朝臣們多加打壓。

  出乎大多數人預料,東林黨的魁首並非在朝野之上呼風喚雨的朝臣們,而是三名致仕多年的"夫子"。

  顧憲成,萬曆八年進士,因事觸怒萬曆皇帝,於萬曆二十四年被削去官籍,回到家鄉講書,重修"東林書院",自號院長。

  與他一同重修東林書院的還有高樊龍以及鄒元標,故而時人將這三名稱為"東林三君子",雖然不在朝中,但卻依舊享有莫大的聲譽。

  天啟元年,高樊龍升任左都御史,並著手在京中修建書院,為避免觸怒朱由校,故而將其取名為"首善書院",設在北京宣武門內。

  待到高樊龍辭職回鄉之後,此地便成為了剩下的東林黨人"高談闊論"的地方所在,平日裡可謂是"人影綽綽",尤其是前些天京中"謠言"一起之後,此地更是熱鬧異常。

  ...

  ...

  "讓開,讓開!"

  趕在太陽落山之際,玄武門內突然湧入了一群手拿著兵刃的差役們,耀武揚威的朝著首善書院而來。

  首善書院因為是高樊龍和鄒元標所創,平日裡往來的皆是東林出身的讀書人,這些人雖然聲名不顯,但大多是有官職傍身,也能算是"往來無白丁"。

  若是尋常時分,這些平日裡差事不過是緝捕盜賊,維持秩序的五城兵馬司衙役們可不敢在此地放肆,更別提如此耀武揚威。

  但是就在半個時辰之前,他們的頂頭上司卻是突然下達了查封首善書院的命令,隨後也不待眾人有所反應,便見得一名身穿鬥牛服的錦衣衛領著不少緹騎出現在眾人身後。

  對於這些只能在底層掙扎的兵役來說,或許不清楚鬥牛服對於錦衣衛意味著什麼,但是卻清楚錦衣衛對於他們意味著什麼。

  錦衣衛,皇權特許,可先斬後奏,天子親軍,除天子之外,無人可以調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