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果子

 韓思瑤含情脈脈地凝望著陳長安,不管臉色有多蒼白、聲音有多無力,她依舊帶著一絲知足的笑容。 

 陳長安輕撫她的頭髮。 

 柔聲細語地回以一絲笑容:“不瞞你說,在你昏迷在半道上的那一刻,我腦子裡首先冒出來的是蘇軾悼念亡妻的那首詞……”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嗯。” 

 “我明白了,你也有害怕的時候,你怕天人永隔。” 

 韓思瑤笑著笑著,眸子裡泛起了淚光,宛若人間秋水,碧波盈盈,倒映著陳長安的多情模樣。 

 陳長安尷尬地笑了笑:“後來我又想明白了,一切盡力了就好。如果實在是無力迴天,也不可強求。我應該像鼓盆而歌的莊子那樣,恭送你……” 

 “這個沒毛病,生有生的做法,死有死的做法。” 

 或許是在一起相處久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韓思瑤的思想已經被陳長安帶上了順其自然的道家境界。 

 這種豁達與開明,令陳長安倍感溫暖。 

 陳長安饒有興趣地笑談: 

 “曾經有個賣水果的小商販跟我講:人,就像是樹上的果子,不管是爛在樹上還是被人摘下來吃掉,都是一種幸運。” 

 “這話挺有哲理。”韓思瑤含笑回道。 

 陳長安不置可否地評析:“那個小商販確實很有智慧。他說,果子如果爛在樹上,可以得享天年,那是一種幸運。他又說,果子被人摘下來解飲解渴,則可以昇華生命的意義,體現出自己的價值,也是一種幸運。” 

 “那你有沒有問他什麼叫不幸?”韓思瑤笑問。 

 陳長安不假思索地回道:“問了。” 

 “他怎麼說?”韓思瑤興致勃勃地追問。 

 陳長安稍有思索,意味深長地自編了一個答案:“一個果子,如果它認識不到自身的價值,那就是一種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