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葫 作品

第307章 套用分戶令

 又接著說道:“再說了,若是跟他計較這事,

對我個人、乃至對整個呂州來講,都沒有什麼好處。”

 “這話怎麼講?”韓思瑤疑惑不解。

 陳長安淡然笑問:“兩千多年前,商鞅變法的時候曾採取‘分戶令’,知不知道為什麼?”

 歷史上的問題,自然是難不倒中文系出身的韓思瑤。

 韓思瑤不假思索地回道:

 “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是為了增加賦稅,商鞅時代是按戶徵稅。”

 “另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為了分解宗族勢力,進一步鞏固封建帝王的統治權。”

 第二個原因,就是陳長安想說的重點。

 陳長安欣慰地笑談:

 “《商君書》裡有一句話:合而復者,善也;別而規者,奸也。”

 “如果大家都團結一致,那便沒有規矩可以制約大家。只有把大家都拆成一盤散沙,那才能用規矩進行約束。”

 “商鞅利用‘分家’的手段,摧毀家族勢力,讓天下的老百姓都成為一盤散沙,得利的是統治階段。”

 “把這個模式挪到我們呂州政壇來講,我跟袁剛、彭勝武、潘文青、江燕等人,我們就是一個家族。”

 “如果因為內部矛盾而不攻自破,得利的就是**分子肖元山。”

 韓思瑤聽到一半的時候,就已經猜到了陳長安要說的結論。

 她先是笑了笑。

 當想到“分家”制度已經被傳承兩千多年時,又心生感慨。

 現在已經不是封建時代,也不是按戶徵稅,但“分家”卻演變成了一種傳統習俗,各地雖然建有宗祠,卻沒多少凝聚力。

 韓思瑤笑道:“真是服了你,直接說抱團取暖不就結了,簡單四個字就能說完的事,你把商鞅都扯出來了。”

 陳長安回道:

 “你有感慨,不是嗎?分戶令的核心重點是摧毀同盟,各個擊破。”

 “試想一下,如果有家族凝聚力,老太太現在又怎麼會變成一盒骨灰?她就是遊離在家族以外的那粒散沙。”

 “我並不為她的死而感到惋惜。”

 “但我們要知道,我們的弱點與社會關係,隨時都會被人當漏洞進行攻擊。”

 “如果我跟潘文青計較,那我跟他的關係,就會演變為你跟老太太之間的那種關係。”

 “而彼此關係一旦處於對立狀態,隨時會有人從背後放冷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