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葫 作品

第288章 呆若木雞

 聞言,肖元山的反應跟當年的周宣王一樣,啞然失笑,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秦箏笑道:

 “紀渻子叫周宣王繼續回去等著。”

 “又過了十幾天。”

 “紀渻子主動求見周宣王,說那隻雞已經馴好了,隨時可以上戰場。”

 肖元山好奇地問:“他把那隻雞馴成了什麼樣子?”

 秦箏回道:

 “像一隻沒有任何情緒反應的木雞一樣,其它公雞打鳴時,它不打鳴。小母雞咯咯咯地湊過來撩它,它也不為所動。”

 “就是處於一種極度深沉的狀態。”

 “鎮靜自若。”

 “別的鬥雞見了它,掉頭就跑,根本就不敢靠近。”

 “莊子評價說,這種狀態下它已經天下無敵。”

 聽秦箏說到這裡,肖元山恍然大悟。

 肖元山笑道:“原來是不戰而屈人之兵。”

 秦箏道:“不戰而屈人之兵,這只是整個事件呈現在世人面前的一個結果。這個故事真正想講的是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肖元山若有所思地發表觀點:“還有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都一個意思。你這個故事,是莊子的故事?”

 “對,它有個成語,叫呆若木雞。”

 秦箏含笑端起紅酒杯,示意肖元山碰個杯,敬得莫名其妙。

 肖元山尷尬地笑道:“你該不會是覺得我呆若木**?”

 “呆若木雞的真正含義,就是我剛才講的這個故事,它代表著大智若愚,是一個褒義詞。只是大家習慣瞭望文生義,僅從一個‘呆’字去作解釋,曲解了它的本意。”秦箏想起陳長安曾說:這是一個病態的時代,大家做事只憑感覺,不講事實。現在想來,深有同感,就連肖元山這個段位的人都這樣。

 不過這樣也好。

 你若有探尋事物本質的精神,那我還怎麼牽你鼻子。

 秦箏定神凝志,又對肖元山說:“我把‘呆若木雞’背後的故事搬出來,就是想說,你不能盲目地向陳長安發起進攻。”

 “我明白你的良苦用心。”

 肖元山全然沉浸在幸福之中,心想有此紅顏,夫復何求?

 眼前人。

 秦箏。

 你。

 是我肖元山一生所遇中,最知心的一個女人,也是最有智慧的一個女人,琴棋書畫、諸子百家,樣樣精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