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葫 作品

第286章 曲則全

 潘文青笑道:“長安,你不會認慫吧?”

 “話說我今天還真的想喝茅臺。”陳長安臉上洋溢著自信的笑容,他問彭勝武:“你需要什麼樣的理由?”

 彭勝武不假思索地回道:“妥協,在世人的眼中,這就是一種懦弱無能的表現。老祖宗講過:寧為玉碎,不為瓦全。與**分子頑抗到底,這是我們黨員幹部應有的一種工作態度。現在我們妥協了,這算不算是一種投降?”

 “不算。”

 陳長安先喝一口清爽的啤酒潤了潤嗓子,30年人生智慧也在腦子裡匯聚成一片汪洋,三千弱水只取一滴,便可幻化為踏浪而來的戰神。

 他自信十足地論戰:

 “老祖宗雖然說過寧為玉碎,不為瓦全;但老祖宗也說過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什麼時候該玉碎?什麼時候該留青山?”

 “這是一門學問。”

 “尋求正義的過程,就是一個開展鬥爭的過程。有鬥爭就一定有和解,這是相對的,一陰一陽謂之道。”

 “我們不能背道而馳。”

 “天下這麼大,你見過從頭到尾都筆直的河流?”

 “那是不存在的。”

 “如果寧為玉碎是一種‘直’的體現,那留得青山在就是一種‘曲’的體現。曲中求直,智行方圓,這才是我們該有的人生常態。”

 “就像《道德經》中所說:曲則全,枉則直。”

 “耿直的文藝老同志,接下來就不需要我再講了吧?太剛易折,太柔則靡,剛柔並濟才是王道。”

 聽陳長安說到這裡,彭勝武徹底變成了啞巴。

 彭勝武想起了侄女沈薇對陳長安的一句評價:“他的腦子裡只有四個字:道法自然。”

 現在看來,沈薇的評價還算客觀。

 一個以“道法自然”為行事準則的人,似乎也不能強求他一定要有一顆悲憫同情之心。

 因為在這種人的眼裡,萬物的生滅與興衰,都是事物發展的必然結果,那是自然之規律。

 彭勝武招手把服務員叫了過來:“拿瓶飛天茅臺過來。”

 “老闆,不好意思,我們店沒有飛天茅臺。”服務員笑笑地說,心底已經在揣測這三個人到底是什麼人,居然喝那麼好的酒。

 彭勝武道:“那你去菸酒專賣店給我

買一瓶過來。”

 “那行,你們稍等一下。”

 服務員轉身便去跟老闆彙報客人的要求。

 潘文青含笑望著彭勝武:“老彭,這麼快就認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