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葫 作品

第243章 哀莫大於心死

 聽陳長安把這堂課定義為政治思想課,劉銘書也不敢大意,萬一被批評不講政治,那麻煩可就大了,直接影響仕途。

 慎思片刻。

 劉銘書引經據典地回答陳長安:“哀莫大於心死,而人死亦次之。這是出自於莊子的語錄。”

 “劉書記果然是博學多才,你繼續。”陳長安早就瞭解過,劉銘書是秘書出身,能做領導秘書的人,肚子裡多少有點墨水。

 劉銘書道:

 “天下有許許多多的人,把生命,看作是最重要的事。肉身一旦死亡,便象徵著生命走向了終點。”

 “然而,莊子卻說人死亦次之。”

 “在莊子看來,一個人心死志殘,比肉體的死亡、生命的泯滅更悲哀,這是一個很值得我們去思考的問題。”

 “什麼是心死?”

 “對於我們黨員幹部來講,對組織提出的工作指示置若罔聞、對群眾的迫切需求視而不見!每天像行屍走肉一樣,思想懈怠、麻木不仁、尸位素餐!這就是哀莫大於心死,也是我們黨建工作中最大的悲哀。”

 這大概就是劉銘書能做地方一把手的原因,思維十分敏捷。

 劉銘書在論述自己的觀點時,可謂是慷慨激昂、抑揚頓挫,情緒的起伏也把控得恰到好處,批判時既表明了態度,也彰顯了力度。

 陳長安帶頭鼓掌:“劉書記說得很好。”

 臺下掌聲雷鳴。

 劉銘書又繼續說道:

 “有些人活著,他已經死了。這句話,我想在座的各位都有聽過。一個黨員幹部如果沒黨性、沒原則、沒信念,可不就是個死人?”

 “比方說馮財生這件事,為了一己私慾,侵吞扶貧基金。”

 “這就是典型的尸位素餐,不幹人事!”

 “天下最苦是讀書,讀書最苦是鄉下的這些留守兒童。孩子們回家得不到父母的呵護,到了學校也沒有優質的教育資源。”

 “侵吞扶貧基金,這就是在扼殺留守兒童的未來,吃人血饅頭!”

 “但我們同時也要反思一個問題,這僅僅是馮財生一個人的問題?我認為上級領導也有監管不到位的責任!



 說到這裡,劉銘書直接把矛頭指向了坐在旁邊的洪鐵生。

 劉銘書毫不客氣地對洪鐵生說:“洪縣長,瑤安扶貧基金會對我們安南縣進行幫扶,這件事情,一直是你在負責把關。現在馮財生把扶貧基金侵吞一空,你卻一無所知。這件事情,你應該給組織一個交待。”

 “……!!!”

 洪鐵生氣得暗咬牙根,心裡默默把劉銘書的祖宗十八代問候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