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葫 作品

第212章 省裡意志

 當群眾與政府之間的矛盾,轉化為群眾與資本家之間的矛盾時。

 正如丁勇所說。

 大局已定。

 所有的一切,都無法再脫離陳長安的掌控。

 當天下午。

 袁剛在專題會議上高度讚賞陳長安處理緊急問題的能力,並再次重申,舉全市之力支持陳長安推進股權認購。

 同時,袁剛也對市公安局作出了指示,要求公安局對涉案人員究查到底。

 這件事情鬧得這麼大,可以說是舉國皆知。

 省裡也時刻關注著這件事的進展。

 經過這次考驗,省委組織部部長曹繼先感覺時機已經成熟。

 他主動向省委書記葉承平提議:“葉書記,呂州市不能一直沒有市委書記,現在連市委常委都只有八個人,查缺補漏的事,現在該提上議程了吧?”

 “繼先,呂州老百姓認購股權的事,都已經全面落實?”

 “昨天我去呂州考察了一下,一切進展順利。這次危機,陳長安處理得很及時、也很到位,及時挽回了政府的形象。呂州市的袁市長,他也給了陳長安高度評價。昨天,袁剛已經主動向我舉薦,提名陳長安為副市長。”

 “是他自覺地提名陳長安,還是你給了暗示?”

 葉承平謹慎追問。

 曹繼先知道葉承平想通過這件事情,同時考察一下袁剛是否有知人善用、以大局為重的執政格局,這關係著袁剛的未來。

 本著實事求是的客觀原則。

 曹繼先回道:“當時,我確實有問袁剛怎麼評價陳長安,他應該能揣摩到我們省裡的意圖。不過,袁剛比楊敬林還是強很多。之前,袁剛雖然跟陳長安紅過臉,但在大是大非面前還是擰得清,他對陳長安的支持也是不遺餘力。”

 “他們倆個如果能通力合作,那是呂州老百姓的福氣。”

 葉承平欣慰地笑了笑。

 曹繼先道:“關於市委書記的人選,目前擬定的是肖元山,計劃把他從衡州平調到呂州。”

 “衡州那邊的舉報信一封接一封,省紀委查了幾個月也查不出實證,處處受阻,看來也只能把他交給呂州的活閻王。”葉承平愁眉不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