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葫 作品

第195章 決策的依據

 譬如一直站在隔壁陽臺罵人的丁紅,她做事就是憑感覺。

 縱觀歷史則不一樣。

 譬如戰國末期,商鞅變法成功之後,秦始皇要不要趁國力強盛時把六國滅掉?

 譬如大唐中期,安祿山與史思明發動叛亂之後,李隆基要不要賜死楊貴妃?

 譬如大清晚期,與某國簽署不平等的《馬關條約》之後,光緒帝要不要支持戊戌六君子變法?

 看看歷史上這些政治家們。

 當他們走到命運的轉折點時,他們是靠什麼做決策?

 歷史學家們通常認為:

 歷史上的那些政治家們會總結歷史經驗做參照,以理論為指導,用邏輯進行推演,做出因時制宜、因地制宜的選擇。

 而事實上,以上這些都不是核心。

 不管多嚴謹的邏輯推演,搬到現實之後都會有變數。社會本身就是一個時刻都在變化的舞臺,未來不可知。

 真正的核心只有一個:那就是存亡與興衰的問題。

 如果不這麼做,接下來將要面臨的是生還是死?如果這麼做了,其結果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在丁紅的腦子裡,顯然不存在這些思考。

 說白了,她決定要不要隔空挑釁,就跟老王決定晚上要不要去隔壁爬窗戶一樣,毫無謀略可言,只圖一時爽感,平庸而幼稚。

 “你們這些忘恩負義的狗東西,活該你們斷子絕孫!”

 聽聽,還在罵。

 見韓思瑤被罵得煩躁不安,陳長安用自己的手機放了一首音樂,然後幫韓思瑤把耳機戴好。

 沒過多久。

 聽到叫罵聲的毛三楞帶著幾個人跑到隔壁露臺,直接把丁紅趕出了民宿。毛三愣是這家民宿的老闆,村裡的民宿都是本地人開的。

 趕走丁紅之後。

 毛三楞又笑呵呵跑過來跟陳長安聊天:“陳書記,你可真能忍。剛才我聽了都來火,你居然跟沒事人一樣。”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陳長安眼中只有星空。

 毛三楞挪張椅子在旁邊坐了下來,順著陳長安的目光望向星空,也不知道那星星有什麼好看,莫名其妙。

 毛三楞又把目光瞥向陳長安的側臉:“這麼多年了,你還是不說人話,盡扯一些我聽不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