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葫 作品

第158章 看守所談自私與無私

 陳長安見張鵬又是一副啞然無語的樣子。

 陳長安繼續論述:“不只是人類生來就自私,自然界的萬物都是這樣。一粒種子,它為了完成自身的蛻變與成長,也會貪婪地吸取土壤中的水分與其它礦物營養。但種子在攝取這些資源時,並沒有經過土壤和水的同意。”

 “這就是與生俱來的自私。”

 “人也好,自然界的花草樹木也好,完成自身的成長與蛻變,這是生存的第一本能,不以周圍任何事物的意志力為轉移。”

 “所謂的善與惡,都是歷經人事之後的選擇。”

 “種子如果不存在自私行為,它就無法長成參天大樹。長不成參天大樹,它就無法反哺這個世界。”

 “人類也是一樣。”

 “如果人類不存在與生俱來的自私行為,便會夭折於嬰兒時,根本就沒機會去歷經人事,自然也就不存在選擇為善還是為惡。”

 僅有小學文化的張鵬,人生中還是頭一回與人討論這麼深奧的話題。

 儘管無力反駁。

 張鵬的臉上依舊流露出了興奮的笑容。

 在這頃刻間,張鵬感覺自己好像並不是坐在看守所的審訊室,而是坐在高等學府的課題研討室。

 有幸與思想大師面對面地討論人性本質的問題。

 這是榮幸!

 恍惚間,張鵬感覺自己在這頃刻間完成了人生的昇華與蛻變,得到了社會的認可,變成了一個可以探討人性奧秘的思想先驅。

 張鵬饒有興趣地探討:“照你這麼說,人和花草樹木一樣,只有先自私地完成自我蛻變與成長,然後才有能力去反哺這個世界。那反過來說,那些勸人要有無私精神的人,豈不是都成了反人類的社會敗類?”

 聞言,陳長安不由得微微一驚。

 張鵬能提出這樣的反向思考,說明腦子裡還是會想事。年少時如果多讀上幾年書,也許就不會成為階下囚,真是可惜。

 陳長安認真回道:

 “人類,不會去勸一個還沒有開始構建精神世界的嬰兒要有無私精神,勸人要有無私精神,自然也就不是一種反人類的行為。”

 “人類的成長包含兩個領域:一個是生理上的成長,一個是心理成長。”

 “而自私,是六慾中的惡欲之一。”

 “這是一把雙刃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