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葫 作品

第122章 財政緊張

 提起這事,陳長安的臉上泛起了一絲鬱悶之色。

 想當初。

 他主持修建澗溪村的公路時,都是一步到位,直接打造成景觀大道,為旅遊產業奠定基礎。

 而青梅村,當時的包村幹部是鄭友明。

 鄭友明一沒搞錢的腦

袋、二沒規劃的眼界、三沒超前搞建設的魄力。最終的結果,就是把青梅村那段路修成了四米寬的鄉村小道。

 那條路從修好到現在,還不到兩年,現在又要挖了重修。

 真是勞民傷財!

 陳長安愁眉不展地說:“對青梅村的公路進行升級改造,鎮上確實開會討論過這件事。但修路要錢,眼下一時半會拿不出來。”

 “不會吧?”

 鄒明疑望著陳長安,心想你蒙我呢?為了刺激消費,你搞消費補貼時連眼都不眨一下,一出手就是五個億。

 “現在鎮上真的沒錢。”

 陳長安似乎料到鄒明在想什麼。

 笑了笑又說:

 “鎮上的綠化工程、雙向八車道的雙林大道,還有那些大大小小的基礎配套設施,早就把澗溪村貢獻的那點家底吃光。”

 “市裡也不給我們財政補貼。”

 “現在,我們雙林鎮欠了信用社6個億,處於赤貧狀態,補貼款也是從信用社貸來的。”

 聽陳長安這麼一說,鄒明也跟著苦笑。

 鄒明道:“六個億的負債,對於你們雙林鎮來講,我覺得不算多。現在商業中心的人氣這麼高,等消費稅收上來,清賬應該不成問題。”

 陳長安道:“年底再看情況吧。”

 鄒明笑道:“升級改造青梅村的公路,其實也用不了多少錢,你隨便從牙縫裡擠一擠,幾百萬不就出來了?”

 “現在我牙縫裡只能擠出韭菜碴。”陳長安淡然苦笑:“你是不當家不知柴米貴,雙林鎮不只有一個青梅村,要用錢的地方實在是太多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