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山修竹 作品

431 資助養老院

程曉陽看著眼前的一切,跟院長聊完天后,才知道,這養老院最開始是鄉里規劃的,但是等開起來的時候,鄉里也沒錢,最後直接賣給院長。





院長是村裡的村醫,看著這些空巢的老人們,都是孩子不在家,每個月給五百塊,送來讓照顧,還有一部分人,最開始連錢都不給。





院長也不忍心把老人送回家,每次打電話要錢,都需要村長出面幫忙,養老院的收入跟支出不能正比,準備不幹了,讓老人們都回家去吧。





人們一聽,養老院不開,都著急了,把老人送回家,年親人都在外打工,也不回去,根本沒人照顧,人們馬上也不拖欠這五百了,知道村醫好心,於是眾人懇求他堅持這,不要求別的,只希望他能給老人們做的吃點飯,陪一陪,萬一去了,也能第一時間通知他們。





老人們雖然上年紀了,行走不便,但是也要乾淨,村醫是一個非常愛乾淨的人,他跟程曉陽聊起來,光給老人們洗衣服,和床單被罩就洗壞三個洗衣機。





為了省錢,老人們冬天的棉衣基本都是自己做的,也有好心人給的合適的舊衣服,老人們被放在養老院,有的一年也不回來倆次,只管把每個月五百給了,但是冬天取暖費也貴,根本不夠花銷。





村醫把自己的所有積蓄,全部都拿出來貼補養老院,有個頭疼感冒的,村醫就能看了,但是錢上,能力有限,所以每天的晚餐是對付的吃一口,保證一天一顆雞蛋就已經很不容易了。





老人們都很理解,誰也不嫌棄,都說「有口吃的就足夠了」,都是苦人家摸爬滾打過來的,對吃的東西,從不挑食。





上了年紀,只想要個人陪著聊聊天,也不要求什麼了。





程曉陽的傻叔叔是村裡的守村人,沒來養老院之前,邋里邋遢,奶奶上年紀了,也做不到勤洗勤換,來了養老院,明顯比之前是乾淨多了,手指甲都是乾乾淨淨的,雖然物質上貴乏,但是很整潔乾淨。





程曉陽跟奶奶說了接她去縣城居住的想法,沒想到奶奶直接反對,不想離開村子,她只想守在村子裡,守著自己這個傻兒子,去外邊的地方不安全,不如小村裡平澹悠閒,她怕出去後,傻兒子萬一丟了就不好了。





在一翻聊天后,程曉陽看著已經入眠的奶奶,還有叔叔,此時他又輾轉難眠。





腦子裡都是養老院的近況,拮据的生活,隨便對付的晚餐,破舊補丁的床單,還有大小不一,顏色不同的碗快,各種縫補針線的拖鞋,沒有一樣東西是像樣的。





經過一晚上的深思熟慮,最後還是決定,把云溪老大給的這一百萬,留二十萬讓弟弟上學,不要像自己一樣,貸款上學,出了社會後,這就是第一重擔的壓力,自己體會過那種壓力,總想讓弟弟輕鬆些。





剩餘的全部捐給養老院,讓養老院改善環境,改善住宿條件跟伙食,這八十萬,足夠讓養老院改善一番,村醫是個心善的人,這八十萬讓村醫拿來改造很靠譜,也算是發揮這筆錢的熱量了。





至於自己,工作還沒辭職,回去接著上班,也不愁掙錢,只要奶奶跟叔叔有個好的歸宿,就是解決自己的一大塊心病,當時想回來在縣城居住,也是因為想照顧奶奶跟傻叔叔,捐款後,他們的生活,也算是安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