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山修竹 作品

8 打包骨頭

 坐在他旁邊的女生說:

 “好了,哥,別感慨了,等你感慨完菜沒了。”

 旁邊的阿姨邊夾菜,邊說:

 “哈哈哈,齊大老闆就是有文化,這說出來的話咱雖然聽不大懂,但聽著意思就舒服。”

 戴眼鏡的齊老闆,扶了一下眼鏡說:

 “嘿嘿,嬸子誇獎了。”

 說完,趕快又夾了一塊肉,就一會功夫,盤子就光了。

 第二道菜是清水雞,遠遠的聞著一股特別醇香的香味飄來,端近看著大瓷碗中黃金油亮的雞,雞皮上掛著雞汁油珠兒,雖然沒有什麼顏色,但看著就覺得很養生。

 裡邊零星幾顆枸杞,加上竹蓀,味道醇香,淺嘗一口雞湯,滋味鮮美甘醇,感覺熬了夜的人,喝它都表示,扶我起來繼續嗨。

 雞肉一上桌,筷子輕輕一夾,就能夾起,燉的軟爛,肉質的嫩滑,緊實,加上在來一勺湯,吃完好舒服呀。

 大家都搶著夾菜,帶小孩子的大人,又得照顧小的,還得給自己夾菜,忙得那叫一個不可開交,生怕在慢一點,就沒菜可吃了。

 事實證明這個擔憂是對的,飯桌上,總有一個大姨嬸孃的,等待時機,多夾菜,帶點東西回去給自己家娃娃,所以,坐席必備—塑料袋。

 可惜的是,今天根本不給她們機會,何止夾不到多餘的,連湯都別想帶走。

 一個大娘上去就夾雞腿,一個桌子的人都狠狠的盯著她,就在她掏出塑料袋裝的時候,在去夾菜,盤子裡已經空盤了,只剩下一點湯和倆顆枸杞。

 於是大娘把最後一口雞湯和枸杞都倒進自己碗裡,喝了個精光,後邊上的菜,壓根顧不上打包了,先能保障自己夾到菜就行。

 涼菜的第一道就是牛肉,一上桌,就有人問:

 “這是什麼?怎們沒見過這麼做牛肉的?”

 一個嬸子說:

 “不知道,沒見過,這肉還是原來的顏色,能聞到牛肉的香味。”

 “好聞著呢,來來來,嘗一嘗這稀罕菜。”

 大爺接著嬸子的話說:

 “這都是稀罕菜,誰家席上吃過這麼好吃,好看的。”

 吃完牛肉的人說:

 “嗯!怪好吃呢,這牛肉一點不柴,不刺牙,吃著挺嫩的。”

 吃完牛肉,趕快在夾一片,生怕吃不到第二塊,這時候,桌上倆個小男生,因為一塊牛肉在互相踢著對方,誰都不讓誰,一個小孩說著:

 “你壞,你都連著吃了4塊了,把搶我的那一塊還回來。”

 另一個說:

 “誰讓你自己夾不住掉在桌子上了,我先夾到的就是我的。”

 倆人一人一句就吵起來,旁邊的倆家大人都無奈的尷尬笑著,最終,把最後一塊,一人一半平分開才結束了這場‘戰鬥’。

 豬頭壓制的冰花肉,一上桌就被搶完了,做冰花肉的工序複雜,這就叫:做菜6小時,吃菜5分鐘。

 每一桌原定10人,現在多出來的人,都加到部分桌上,桌上的盤子一個一個光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