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琴海 作品

第2356章 住在牛角尖裡的人

  李睿點點頭。

  阿克頓說的這倒是實話,硅谷的互聯網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之後,無非就是三條路。

  第一條路擴大融資規模,獲取資金繼續做大做強。

  這類企業往往有著優良的基本盤和廣闊用戶群體,有著持續發展的潛力和巨大的市場空間,追求快速擴張搶佔市場。

  早期的臉書,之前的推特都是依靠一輪又一輪的融資快速擴大規模,才獲得了今天的市場地位。

  第二條路尋求收購,這是遇到發展瓶頸的企業最容易做出的選擇。

  這類企業往往有著非常有價值的產品或服務,但自身實力並不佔優,技術不具備唯一性和排他性。所以創始人更傾向於在估值高峰脫手套現,或是去享受生活或者再次創業。

  埃隆之前打造的貝寶,埃文·威廉姆斯創立的BLogger都是如此,在最火熱的時候拿一大筆現金離場,開啟下一段的人生。

  第三條ipo則是大多數硅谷企業都會選擇的道路,也是選了前兩條路的企業殊途同歸的終點。

  三條路的選擇沒有什麼對錯之分,全憑創始人對於企業面臨的市場份額、競爭難度、以及自身需求來權衡。

  寇姆和阿克頓還不到退休的時候,又想保持whatsApp的獨立性,既然和臉書談崩了,現在重新選回第一條路也是理所應當的。

  李睿當然很喜歡他們的選擇,這意味著他又可能充分發揮有錢的優勢,尋求更高比例的控股權了。

  接下來,雙方就圍繞著公司估值、融資數額、是否引入外資、股份佔比、未來發展戰略等重要環節進行了討論,這一聊就是兩個小時,聊的李睿腦殼發脹,眼冒金星,鎂式喝了三大杯,依然有種精神快要崩潰的感覺。

  阿克頓還好,主要是寇姆太他媽的軸了!

  寇姆有三個條件是李睿不太願意答應的。

  一是對whatsApp的估值,寇姆給出的數字是65億鎂元。

  誠然這個估值相對於whatsApp的重要性和發展潛力,甚至比起前世臉書收購whatsApp的價格都低了太多太多,卻比李睿的心理價位高出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