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5章 互相幫忙

  唐俊道:“如果只能參股滇藥控股,而不是直接控制滇南白藥,意味著我們只能享受分紅,不能享受市值增值的資本市場紅利,那就相當於投資而不是入股,誰會做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陳樹發也道:“這樣一來,滇南白藥也不能享受控股股東增資擴股的好處,無論我們投入多少資金也只能趴在滇藥控股的賬上沒地方花啊!”

  李睿淡淡的道:“確實如此……而且據我所知這肯定是混改的一條硬性標準,沒有談判的餘地。其實兩位也應該能夠理解,這一步有利於地方通過國資協會對改革進程和步驟進行指導和把控,又能直接調整國資協會所持股權,不牽涉滇南白藥其他股東,可以最大程度降低風險和操作難度。”

  兩人略一琢磨,確實是這回事。

  陳樹發苦笑道:“他們的確是降低了風險,我們的風險大大增加了。”

  “跟地方上辦事,不就是這樣嗎,他們要求的是穩定,和我們追求的高風險高回報恰好相反。”李睿道,“這一點如果陳總無法接受,那就不要再考慮滇南白藥了,市場上的好企業千千萬,何必苦守著一棵樹呢?”

  陳樹發卻道:“還有其他要求嗎,能不能再說說看?”

  李睿暗暗佩服,難怪人家的投資百發百中,果然是有一股子倔勁,看準了的企業不管遇到什麼困難都非要拿下不可!

  李睿對這事比較清楚,還是因為前世看過一篇陳樹發參與滇南白藥混改的報導。

  滇南白藥放在全國混改浪潮當中也算是一塊肥肉,當時吸引了包括阿狸、福星、安平保險和鏵潤等資本的關注,但由於滇南設置的一系列強制性要求,將這些企業全都阻隔在了門外,唯有陳樹發經歷了和赤塔的官司風波之後依然痴情不改,毅然決然的接受了所有要求,才最終抱得滇南白藥歸。

  李睿努力回憶著當時看過的報道,繼續侃侃而談。

  “未來的滇藥控股需要維持固定的股權結構,滇南希望能夠形成A+B+C三方控股模式,股權比例為45:45:10。民營大股東A與國有資本B的持股比例保持一致,雙方都無法實現單一控股,由小股東C在企業決策過程中起制衡作用,最終形成無實際控制人的股權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