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四姐 作品

第 18 章





回想自己的前半輩子,實在是過得無比舒心,婆母善待丈夫疼愛,她可說是大鄴開國以來最有福的皇后了。先帝雖有七個兒子,唯獨她的兩個兒子備受抬舉。長子是太子,自不必說,幼子行三,先帝比之太子更器重他。常說這兒子明允篤誠、克己復禮,將來可以輔佐皇兄,匡正八極。




結果先帝看走了眼,就是他眼中無一不好的兒子,殺了自己的親哥哥,奪了屬於太子的江山。如今更因忌憚太子後嗣,連一個八歲的孩子都不放過。這一樁接著一樁的慘事,讓她如何招架?難道是老天爺覺得她這輩子欠磨難,要讓她拿餘生來填補嗎?




深深嘆息,她不是個懂得勾心鬥角的人,本以為一時的氣話,說過就罷了,沒想到她的兒子和她較起真來,乾脆把後患一氣兒解決了。




可他明明說過,將來要把皇位還給大哥哥的。如今大哥哥絕了後,還用得著還嗎?




那天忽然傳來攸寧的死訊,不多時內閣就來了人,商討起皇帝至今無後的問題。她傷心欲絕,也看透了真相,皇帝是想讓她這個做母親的低頭,想從她嘴裡聽到社稷為重。




她偏不!




太后的氣,橫豎是消不了了。皇帝很有直達痛肋的勇氣,當著面問她,是不是疑心他殺了攸寧。她很想說是,但這種無憑無據的話說出口,無疑又會引來爭執。今兒過節,當著那麼多的宮眷太監吵起來,終究是不好看。




皇帝目光如炬,直直望著她,太后到底還是調開了視線,唏噓道:“人死如燈滅,這會兒計較還有用嗎?他要是陰靈不遠,就該去找那個害死他的人,將來上閻王爺哪兒,好好理論理論。”




這話說得過了,籍月章的心往下一沉,陪著笑臉道:“太后,過節不興說這些掃興的事兒,得高高興興的,想想吃什麼、玩兒什麼。”




原本是想岔開話題,太后也不打算繼續下去,但皇帝卻陰沉了臉,隔開手邊的茶盞道:“母后是聖母,就算疑心兒子,也不該含沙射影詛咒兒子,畢竟兒子也是您親生的。”




太后有些著惱,直起了身子道:“我詛咒你?我哪一句話詛咒了你?”說罷一哂,“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皇帝要是坦蕩,




自然不會覺得我這當孃的話裡有話。”()




再粘纏,沒必要,那廂池子邊上祓禊的妃嬪們要回來了,太后不喜歡和她們攪合在一起,起身道:我記得冰窖邊上有個萬法寶殿,那地方能為生人祈福,為死人超度。皇帝帶著宮眷們在這兒過節吧,我上那頭禮佛去。回頭也不必來接我,時辰到了,我自行回宮就是了。




?本作者尤四姐提醒您最全的《琉璃階上》盡在[],域名[(()




太后說完,帶著身邊一干宮女嬤嬤出了水榭。皇帝只得起身,“兒子送母后過去。”




太后說不必,“我跟前人手多,丟不了。”




籍月章忙上前,“奴婢伺候老祖宗。萬法寶殿那兒奴婢熟,好給老祖宗妥帖安排。”




太后瞥了他一眼,“那怎麼好意思,掌印可是大忙人。”




籍月章賠笑支應了兩句,讓太后搭上自己的腕子,引著太后往曲廊那頭去了。




皇帝面色不豫,看著太后漸漸走遠的身影,咬牙道:“她恨我,就恨得這樣徹底,絲毫不顧念一絲親情。”




邊上的章回由頭至尾看在眼裡,好言勸解著:“太后老祖宗是個善性人兒,善性過了頭,容易犯糊塗。您想,早前先帝爺還在的時候,太后沒操過一點兒心,怹老人家是享福之人,哪裡知道外朝的生死攸關。先頭太子敗了,她心疼,寧王薨了,她又心疼,她不心疼萬歲爺,是因為萬歲爺立於不敗之地,用不著她心疼。”邊說邊將皇帝攙扶回寶座上,切切道,“主子爺,終究是一家子骨肉,等時候長了,她總會回心轉意的。縱是不能,萬歲爺本著一片孝心照舊供養她,天菩薩在上頭看著呢,自會保佑我主江山萬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