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四姐 作品

第 4 章





那廂如約已經把補子清點了一遍,內造處入庫還需要時間,便回身對領班太監道:“師父,上回永壽宮金娘娘發了好大的脾氣,把做好的衣裳退回針工局了。我這幾日照著娘娘的意思,把衣裳趕製出來了,求師父指派個人替我引路,讓我給娘娘送過去。萬一有什麼不滿意的,好親口吩咐我,也免得來回傳話出錯,又惹娘娘不高興。”




領班太監一聽,嗯,是個周到的姑娘。原本他們內造處的人,就格外不願意和永壽宮娘娘打交道,那是個沒事找事的主兒,就說送去的首飾,蜻蜓簪子都能從眼珠子裡挑出毛病來,責罵做得不仔細,沒做出老琉璃的神韻。




仔細問老琉璃究竟該是個什麼神韻,原來是眼睛裡沒打格子,不是複眼。還有那腦袋不能來回轉動,差了一點兒,都不算過關的蟲鳥首飾。




所以金娘娘的矯情,算是闔宮聞名,送件衣裳要冒好大的風險,鬧得不好就給踢個人仰馬翻。現在這個小宮人願意去送,那不是百年難遇的好事嗎。領班太監忙使喚起了跟前聽令的人,“快快快,送姑娘上永壽宮去。”




小火者道是,上前比手,“請姑娘隨我來。”




如約把包裹著衣裳的包袱託在手裡,臨走和楊穩交換了個眼色,便跟著小火者出了延慶門。




一路往南,過純佑門進永壽門,邁進門檻的那一瞬,她的心都攥緊了。即便是眼睛不能亂看,她也知道,一牆之隔的養心殿裡住著皇帝,這個時辰,那個殺光她全家的皇帝在做什麼?在藉著奏疏垂治天下?還是嚐遍了珍饈,拿腔拿調地挑肥揀瘦?




不能想,想多了怒海沸騰,自亂陣腳。這時候須得平復心境,先應付好永壽宮娘娘是正經。




永壽宮的金娘娘來歷,如約知道,她是內閣首輔金瑤袀之女,金閣老當初為晉王奪取天下,立下過汗馬功勞。如今乾坤大定,該論功行賞了,金瑤袀便送女兒入宮,想著起碼能掙個皇后的位份。




無奈皇帝奇怪得很,至今不曾立後,只封金娘娘做了貴妃。雖然六宮無後,以貴妃為尊,但金娘娘仍是不高興。不高興了自然喜怒難料,熱衷於找所有人的不痛快。




帶路的小火者看來吃過苦頭,一進宮門就蝦了腰,斷乎不敢按章程辦事,只敢死等。停在臺階前旋磨打轉,好不容易等裡頭出來一個宮女,小心謹慎地叫了聲“姑姑”,“針工局派人給娘娘送衣裳來了,人在這兒候著,求姑姑代為通傳。”




金娘娘是皇上跟前紅人兒,殿裡伺候的宮女也高人一等,幾乎是拿鼻子眼兒瞧人的。




那鼻子眼兒轉過來,筆直對準了低頭捧著包袱的人,隨意撂下一句:“跟著來吧。”把人帶到了殿裡落地罩前,又讓站住,“等著,傳你了,你再進來。”




如約說是,站在那裡靜靜等候。




也不知今兒金娘娘心境怎麼樣,只聽內寢傳出一道懶散的聲線,百無聊賴地問:“皇上今晚翻了誰的牌子?”




宮女回話,“誰的牌子也沒翻。先前養心門上的六兒說漏了嘴,說太后下半晌違和,主子爺上鹹福宮去了,怕是要在那兒侍疾呢。”




金娘娘的語調裡帶上了笑意,拖著長腔道:“今兒違和,明兒又違和,太后啊,這是沒個康健的時候嘍。”




也是,小兒子篡了大兒子的位,還把大兒子殺了,太后哪能過得去這道坎。於是新帝登基,她沒有接受朝賀,原本升格當了太后,應當搬進慈寧宮去的,她也反其道而行,窩在了西北角的鹹福宮裡。




皇帝下不來臺,又不能將母后如何,只有盡力討好孝順。因此登基之後宮中沒有辦過任何喜事,皇后沒冊立,連後宮都鮮少流連,五年下來顆粒無收。這麼著,金娘娘還氣得過些,反正大家都沒子嗣,也就沒人能靠母憑子貴,爬到她頭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