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兒久酒 作品

第 176 章 輸慘的大明士族

 這項協議一經敲定,雙方隨即暫時進入了和平時期。原本大明東南沿海一帶的商人和士族們滿心歡喜,以為這下可以大撈一筆財富了。然而,他們很快就發現自己完全沒有競爭力可言。

 原來,東宋商人憑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佔據了南洋貿易的核心地位,並充當起了令人憎惡的中間商角色。那些來自西洋的阿拉伯商人駕駛著船隻抵達南洋時,卻被阻擋在舊港之外。而東宋的商人則從大明以低廉的價格購入絲綢、瓷器等商品,然後將其轉運至舊港等地,以極高的價格轉手賣出。起初,大明的商人還覺得有利可圖,結果一經打聽才恍然大悟。

 不僅如此,大明所急需的香料也被東宋以高價賣給了大明。並且東宋還刻意壓低價格收購絲綢等商品,這讓大明的商人士族簡首恨得咬牙切齒。畢竟,這些貨物明明都是由大明生產出來的,但最終賺錢的卻是東宋人。這些原本應該屬於大明人的財富,就這樣眼睜睜地被東宋人搶走了!

 憤怒不己的士族們紛紛上奏大明朝廷,懇請能夠得到伸張正義、主持公道的機會。

 然而,朱棣看過奏摺之後,只是冷笑一聲。他心裡非常清楚,大明的這些士族商人,尤其是那些狡猾的商人,一首以來都在利用大明開國時期對士紳的優待政策。他們將自己的店鋪和產業統統掛在士紳的名下,這樣一來,他們便無需繳納任何商稅,只需要每月向士紳支付一定數額的“保護費”即可。這種行為無疑是相互勾結、狼狽為奸,朱棣自然不會給他們好臉色看。

 因此,朱棣下詔書回應道:“你們賺不到錢那是你們自己的問題,與朝廷無關。朝廷不會參與商業事務,你們自己去想辦法解決吧。”朱棣的回應讓大明的商人們感到無奈,但他們並沒有放棄。

 一些商人決定聯合起來,組成商會,共同對抗東宋商人的壟斷。他們通過各種手段,收集情報,瞭解東宋的事情,試圖找到突破口。

 另一些商人則開始嘗試與東宋商人建立合作關係,共同開拓市場。他們意識到,只有合作才能實現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