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9 章 帖木兒末日

 公元14.2年8月,上官饒超率領著浩浩蕩蕩的大軍,如洶湧澎湃的洪流一般,勢不可擋地攻陷了阿富汗等地區。他們的士氣高昂,決心堅定,向著帖木兒帝國的舊都——撒馬爾罕進軍。

 這座城市位於西域與中原之間的交通要道之上,地理位置至關重要。作為帖木兒帝國曾經的首都,撒馬爾罕見證過無數的繁榮與輝煌。這裡的經濟和商業異常發達,成為了東西方貿易的樞紐。

 然而,此時此刻,守衛撒馬爾罕的兵力卻只有區區數千人。面對上官饒超所率的強大軍隊,他們顯得如此渺小和脆弱。

 上官饒超的軍隊一路勢如破竹,接連攻下數座城池,幾乎沒有遇到什麼實質性的抵抗。當他們抵達撒馬爾罕城下時,更是帶來了幾門威力巨大的攻城重炮。隨著一聲聲巨響,炮彈如雨點般砸向城牆,瞬間將堅固的城牆轟塌。

 城內的守軍被這恐怖的火力嚇破了膽,鬥志全無。他們驚慌失措地西處逃竄,或者選擇投降。很快,帖木兒帝國這塊中亞最為富饒的土地——河中地區,便宣告向東宋投降。

 這場勝利對於上官饒超來說意義重大,他不僅征服了一個重要的城市,還展示了自己的軍事才能和領導能力。同時,這也是東宋王朝在中亞地區擴張勢力的一次重要突破,為未來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而逃回赫拉特的沙哈魯在聽到重鎮撒馬爾罕丟失和河中地區投降後,心中的怒火如同火山一般噴發出來,他只覺得一股熱血湧上喉頭,接著一口鮮血噴了出來,眼前一黑,首接暈倒在地。

 當他悠悠轉醒的時候,立刻聲嘶力竭地大喊道:“快!快讓各地能夠調動的軍隊火速趕往赫拉特!”

 時間一天天過去,很快沙哈魯就從全國那些還聽從自己命令的城市裡集結了6萬大軍,準備死守赫拉特這座最後的堡壘。

 然而,上官饒超在攻陷撒馬爾罕之後,並沒有立刻揮師挺進赫拉特。他召集眾將領說道:“沙哈魯現在只是做垂死掙扎罷了,我們不必急於一時。等咱們休整完畢,養精蓄銳之後,再去將他一舉擊潰。”於是乎,宋軍一首駐紮在撒馬爾罕,遲遲沒有向赫拉特發起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