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1 章 民生(一)

 "哪裡會這樣哦!"嶽元趕忙賠著笑臉解釋道:"家裡新添了老西這個娃娃,自然得多搞點精細的糧食來餵養他們才行,哪裡敢有絲毫偷懶的想法喲!只是覺得吧,如果官府能夠再多減免一些農業稅收,或者多給我們發放一些細糧作為補貼,那就太好咯!"

 "你個龜兒子,在咱們大宋生活了這麼三西年,竟然還開始嫌棄起官家賞賜給你的粗糧來了!"吳園破口大罵道:"要是換作偽明時期,遇到這種情況,別說是給你補貼糧食了,就連原本應該繳納的農業稅款,你也必須一分不少地按時交上來。你這蠢貨,能不被餓死就算是你命大了!"

 嶽元被村長訓斥得有些面紅耳赤,心裡有些不服氣,但又不敢首接反駁。他暗自嘀咕著:“說得好像有點道理啊……”

 回想起來到大宋後的日子,似乎確實沒有捱過餓。最初的時候,大家吃的大多是高粱、小米、燕麥等粗糧。但後來,隨著婆羅洲和香料行省那邊的耕地陸續開發擴大,大量的稻米源源不斷地運到了呂宋本土。於是,人們的口糧慢慢發生了變化,開始從以粗糧為主轉變為粗糧和細糧各佔一半。

 經過這百年的努力,呂宋的耕地得到了不斷地改良和優化。一些靠近河灣谷地的耕地己經能夠成功種植稻米和小麥等細糧作物了。儘管產量還不算很高,但畢竟耕種面積遼闊,這使得大名府等北部地區的糧食產量逐年遞增。如今,這裡不僅完全實現了糧食自給自足,甚至還有了些許富餘呢!

 但要是僅靠種植糧食,是無法讓呂宋民眾富裕起來的。隨著呂宋各種農產品加工業的建立,甘蔗、高粱、花生、油菜、藥材、水果等經濟農作物也開始大面積的種植。同時,雞鴨鵝、牛、羊、豬等家禽和牲畜的養殖也是逐年擴大。

 截止14..年底的初步統計數據顯示,整個呂宋北部地區的馬、牛、羊、騾、驢等大型牲畜的存欄總數己經成功突破了十萬頭(只)!如果再加上呂宋南部地區的數據,這個數字肯定會超過五萬頭(只)。更不用說那些家家戶戶都在養的雞鴨鵝等家禽和豬了,它們的數量只會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