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1 章 琉璃

 東宋篷萊,新臨安

 在臨安學院那宏偉莊嚴的大樓某間寬敞明亮的教室內,李尚賀和幾位老師瞠目結舌、呆若木雞般地緊盯著眼前的一幕——只見五六名技藝嫻熟的建築工匠正手持一把鋒利無比的錳鋼合金裁剪刀,小心翼翼地將一塊塊晶瑩剔透的琉璃精準地切割成與窗框相匹配的尺寸,隨後動作利落地換下原本安裝在窗戶上的單薄透光紙。

 伴隨著琉璃平面透鏡逐漸覆蓋住整間屋子的每一扇窗戶,燦爛奪目的陽光如金色瀑布般傾斜而入,瞬間讓整個房間變得通透明亮,彷彿被一層奇異的光輝所籠罩。

 這時,一名來自工部的官員向李尚賀抱拳行禮,恭敬地說道:“李院長,貴校的窗戶數量眾多,今天恐怕難以全部更換完畢這些琉璃透鏡。明日學院午休時間,這些匠人們將會再度前來。到時候,煩請李院長叮囑院內的師生們給予一定的便利和協助。”

 李尚賀點了點頭,目光仍然停留在那些散發著神秘光芒的琉璃透鏡上,忍不住好奇地問:“如此精美的琉璃透鏡,想必價格不菲吧?”他心裡暗自揣測著,這樣昂貴奢華的材料用在學校的窗戶上,是否有些過於浪費呢?然而,面對這一新奇事物帶來的視覺衝擊,他又不禁對其效果充滿期待。

 他深知朝廷於去年臘月之際,自馬穆魯克處覓得數位西洋制鏡巧匠。此後,經天機學院與自身所持之璃術相融,技藝得以更上層樓。

 數月間,琉璃場如泉湧般產出數以百計規格各異之優等鏡及琉璃工藝品,皆隨移民船隊發往波西(中亞)諸地。據傳,此舉可換回鉅額金銀財寶,非但足以填補此番移民開銷,尚有餘裕自外邦購入海量蓬萊島內急缺之各式物資及原材。

 此外,琉璃場亦受工部所託,為煤山工藝院、鋼鐵、焦煤礦等廠坊,炮製眾多可精準確量之琉璃容器,以替舊用之陶碗瓷罐等度量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