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1 章 占城事(二)

 第西軍團乃是此前為北伐大明而籌備建立之軍團,與第五軍團相同,皆為重頭組建。東宋朝廷不僅為之更新換代武器裝備,更賜予其新式軍備。

 公元1397年,東宋天機學院歷經艱辛,終得正果,成功研製出一款可與燧發槍完美融合之衝鋒利器——“刺刀”!此刀之問世,實乃東宋軍事史之一大突破。

 昔日,東宋之火槍軍,人均配備一柄長刀,近身搏鬥之時須棄火槍,抽刀迎敵。如此一來,既不便火槍之運用,又因缺乏長槍兵護衛,致使火槍兵懼敵騎甚深。但凡敵騎突襲迫近,則東宋大軍猶如俎上魚肉,任人宰割。

 率先洞察到這個關鍵問題的人是兵部侍郎常詢。在此之前,常詢曾擔任過南洋巡行指揮使一職,肩負著肅清南洋各地區土著居民的重任。在激烈的戰鬥中,他逐漸察覺到一個嚴峻的事實:宋兵捨棄火槍轉而與土人肉搏時,往往會遭受慘重的傷亡。

 當常詢升任兵部侍郎之後,他負責蒐集和分析關於大明軍隊的各類情報。憑藉其敏銳的洞察力,他深刻地認識到,大明不是昔日的敵人能比的。

 大明軍隊不僅擁有組織嚴密的火槍部隊,更配備了規模龐大的騎兵,面對如此強大的敵人,宋軍在野戰中顯然處於極為不利的境地。

 憂心忡忡之下,常詢毅然決定向朝廷進諫,懇請能夠改進東宋的武器裝備。他認為只有通過技術革新,才能提升宋軍的戰鬥力,從而更好地應對未來可能爆發的戰爭。這份奏報最終得到了皇帝趙晉鵬的重視和認可。

 於是乎,這項重要使命便交由東宋天機學院來承擔。在歷經兩年半艱苦卓絕的研究之後,天機學院的智者們終於迎來了靈感的曙光——他們從傳統的長矛中獲得啟示!如果將長矛的矛頭縮小,並巧妙地嵌套在火槍之上,豈不是一種創新之舉?

 這個看似簡單卻充滿智慧的構想,讓人們對未來的戰局充滿期待。

 東宋天機學院首先發明的是一種插塞式刺刀,這種刺刀是首接將其插入槍口中,但這種刺刀在使用後便被放棄,缺點太多了,其中最大的缺點便是妨礙射擊,有這個缺點那還不如不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