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8 章 新政(二)

 “你們還有什麼事要上奏嗎,如果沒有事,就退朝吧!”趙文海又向底下的大臣們說道。

 “臣等無事!”群臣跪叩道。

 “那退朝。”趙文海說完,便離開了。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群臣跪著道。

 李應文起身後並沒有立刻離開,而是首接來到蘇利身邊,向蘇利說道:“蘇大人,陛下一心要改革官制,沒有人可以阻止,希望以後蘇大人可以和我一起助陛下啊!”

 蘇利回應道:“李相啊,我老了,以後朝中的事,都要你們這些人來處理啊。”

 “蘇大人,謙虛了。”李應文說道。

 然後兩人便相擁而走,而群臣則跟在他們後面。

 蘇利回府後,向皇帝上了一封乞骸骨(古代大臣辭職的說法)的奏書,說自己年近七十,己經無法在勝任這個職位了,希望皇帝允許自己告老還鄉。

 趙文海拒絕了,並下旨說,蘇利老當益狀,還可以擔任參知政事的。

 但蘇利之後又接著請辭了兩次,最後趙文海無奈同意,並下令賜予蘇利豐盛的賞賜,讓其衣錦還鄉。

 蘇利走後,那就無人可以阻擋李應文的官制改革了。

 在公元1376年,經過兩年多的改革,李應文終於在中央完成了之前設計的官制度。

 完成中央的官制改革並不是李應文改革的最終目標,他還要進行地方的改革。

 但是現在還不是時候,因為各地還許多事情未處理完善,且科舉選拔的人才也不夠替代地方的官員。

 所以關於地方的改革暫時推行一小部分地區。

 經過改革後,由李應文擔任了丞相,另一個人為副相,羅任洲和另一人分別擔任正副樞密使,而財部司則由他人擔任。

 內閣從之前翰林院中選擇了三人入閣,等下年科學在正式選舉閣員。

 趙文海自己組建的暗衛,也基本完成,趙文海在組建暗衛時,也將暗衛暗中插入了中央和地方中,讓他們暗中彙報消息。

 這天,趙文海收到了上官饒超上報的奏書,經過樞密院的處理,內閣的申議後,給出了可以給上官饒超增兵的建議,趙文海認同他們給出的理由,同意增兵。

 樞密院和內閣給出了,現在國內無太大的戰事,可以移兵於開竺,此舉不僅可以訓練宋軍的戰鬥力,還可以擴展在天竺的統治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