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5 章 新政

 公元1373年,在東宋蓬萊北部發生了一場乾旱,雖然這場乾旱沒有造成百姓的死亡,但這場乾旱卻暴露了東宋朝廷的弊端,讓皇帝趙文海察覺到了,所以他希望重新改變現在的情況。

 東宋朝廷的官制幾乎是沿用兩宋時期的制度,雖然在文天詳和趙昺時期有所改變,但依舊是相互掣肘,官員冗雜,政事處理低下。

 趙文海其實早有改革的想法,但因沒有什麼理由,所以也無法進行,正好這場乾旱給了他一個好的由頭。

 他在朝堂上提出,一是試探群臣的態度,二是看看反對的人是否多,這次試探,群臣的態度令趙文海很是滿意。

 於是他便下令把在南蓬萊的李應文招回來,讓他擔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負責官制改革的事情,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是宋朝的宰相,但在趙文海時一首沒有人擔任,這次之所以讓李應文擔任,一是李應文在南蓬萊做的很好,有政績,二是李應文一首在外為官,朝廷內部沒有什麼人,可以不受影響改革,三是趙文海對李應文比較信任。

 李應文接到政令後,便先自己獨自一人前往新臨安,等安頓好後在接家人來京城。

 李應文到了京城後,在城門見到了老朋友羅任洲。

 “先文(羅任洲的字)你怎麼來了?”李應文看著羅任洲驚訝的說道。

 “你來京城任職,我怎麼能不來接你吧,對了,嫂嫂侄兒怎麼沒有一起來?”羅任洲說道。

 “我打算先在京城安頓好了,在接他們來。”李應文回應道。

 “走,先到我家休息休息,我們正好嘮嘮嗑。”羅任洲拉著李應文就走。

 李應文拗不過他,只好跟他走了。

 羅任洲家裡也是很簡單,在庭院裡有一些練武的東西,房間也裝飾的很簡單,家裡只有一個小男孩和一個小女孩以及一個管家。

 李應文看著眼前的兩個孩子疑惑的問:“這是?”

 “這兩個孩子都是我當年在中原的時候收養的,這是李叔叔。”羅任洲邊回答李應文邊給兩個小孩子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