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 章 軍事革新

 然後最主要的是教導他們忠君愛國的思想,而不是單純的忠於帶兵將軍,但是打仗的時候,隨軍主簿不得干預將領的作戰方案。

 而隨軍主簿的來源,則由受過教育的老兵擔任,在東宋開設軍事學校,教一些有一定資歷,而又忠君愛國的老兵讀書寫字,完成學習任務者,可以獲得賞銀,激發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有了隨軍主簿的存在,遠征將領想要起兵反叛,或倒戈投降時,就多了一道保險絲,因為士兵不再是完全聽命於自己了,效忠自己的基礎是效忠國家。

 隨著軍事改革,中央對地方以及軍隊有了較強的控制,各地也開始建立起了軍事學校,以此培訓隨軍主簿。

 景炎二十西年(公元1298年)在東宋蓬萊一處場地,隨著一聲聲“嘭嘭嘭”的響聲,東宋工匠改造突火槍,而研發的火炮和火門槍就此誕生。

 趙昺看著這些威力巨大的火器,非常高興,下令工部抓緊製造和繼續研發。

 經過一年多的製造,東宋工部製作的一百多門火炮,被分別列裝給了海軍和陸軍,海軍方面,經過改造東宋工人將火炮與戰船相連,使得戰船從今以後有了更強的遠程攻擊方式。

 而陸軍方面,火炮被趙昺優先列裝給了禁軍,單獨組建了一個火器隊,用以加強軍隊的實力。

 東宋的軍隊在列裝火器後,更加強大,對蓬萊南部的探索和推進越發的迅速。

 但是隨著對蓬萊大陸的開發,東宋朝廷越覺得蓬萊是如此的巨大,根本不是東宋現在這些人口可以全部開發的。

 於是乎為了增加人口,東宋開始從倭國,越南等地大量遷置人口到蓬萊,讓這些人去開發蓬萊大陸。

 景炎二十六年(公元13..年)東宋海外探索船隊在蓬萊大陸東南方發現了一個大島,探索將其命名為“新琉球”(今新西蘭),之後探索船隊繼續向南,而南方卻如北極一樣越來越冷,最後冷到根本不能前進,後面探索隊乾脆將南方定為極寒之地,不可前往。

 但當探索隊將這種現象告訴朝廷時,有一些人卻思考起來,為什麼南方和北方一樣越來越冷呢?但又為什麼中間卻很熱,他們開始思考並研究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