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九寐 作品

第99章 學建築學的初衷

 寧悠晗則娓娓道來,“我初中初學繪畫時,跟著父親到國外一個很偏僻的村莊談生意,那邊只有茅草屋,冬不避寒,防火性能較差,容易受潮、受蝕,導致人們體弱多病,死亡率也極高,那時候我爸便跟我提到了建築可以解決他們的困境,那是我第一次接觸到建築可以讓人們免於惡劣天氣與自然災害侵擾,進而能在一個地方安穩地生存下去。” 

 “那你認為美術繪畫跟建築有必然的聯繫嗎,所以才學的建築學?” 

 “也非必然,美術跟建築可以說是相輔相成的作用吧,美術比較注重色彩、比例、空間的關係,建築學則需要平衡藝術與工程學之間的關係,更加註重結構、材料、施工技術等多方面的因素,建築學能將美學應用於實踐,但在人類構建建築物初期只是為了基本的溫飽,而非追求精神層面的東西。” 

 唐教授非常贊同他的點,“不過,倒是有些個例,西方的壇、廟、教堂等建築,是很典型的精神建築,又比如我國宮殿、紀念性建築也能反映時代性、民族性的文化屬性。” 

 “是的,當我瞭解藝術與建築學的真正關係後,當我可以將躍然於紙上的美學,通過工藝、材料變成現實,既能構建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又能追求藝術的美好,我認為這是一件非常有意思又極具價值的事情。就比如黑格爾曾在《美學》中指出:“建築無論在內容還是表現方式上都是地道的象徵性藝術。”,所以我認為美術注重的終歸只是對美感的追求,而建築學是既能追求藝術的美感,又能滿足人們對生存的基本需求,後者更加實用性與可行性一些,更具有社會意義,更值得去探索。” 

 當年在專業選擇上葉琪讓他學習工商管理,以便未來能繼承家裡的產業,在利弊權衡之下,他揹著媽媽選擇了建築學。 

 葉琪之沒有反對,無非是寧悠晗的爸爸的應允。 

 寧林群管理的集團主要業主方向便是建築產業,寧林認為孩子經受過學習建築的苦,在他將來繼承公司產業更加得心應手一些,便沒有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