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同樣是女人

 青富媳婦趕著馬車,一路顛搭著直奔西梁,她要抓緊把那片穀子割完。 

 甸子地的玉米還沒灌滿漿,如果沒有霜凍,還要等上十天半個月才能收割。 

 所以目前大家主要搶收山坡地已經熟透的穀子、黍子、大豆等,以免落粒減產,俗話說‘秋分不噶,熟倆掉仨’。 

 車棚子是青富讓秋丫爹用了木性堅韌的榆木、特意加粗加重打造的。並配備了大膠輪子車下腳,俗稱‘二軲轆’,從上到下足夠憨實。 

 小毛驢光拉這輛空車板子就夠費勁的了,甭說再裝上東西了。 

 但青富家的那匹膘肥體壯,毛色油光鋥亮的鐵青色大轅馬、拉起來卻輕鬆自如,不一會兒就到了陡坡前。 

 馬兒不同驢子,不但體型高大壯碩,還毛毛愣愣的,不好駕馭,弄不好容易毛車。 

 如果是那種輕便的、小毛驢拉的車棚,大轅馬飛奔起來、真會把它掄散架子。 

 青富媳婦最初也不敢獨自一人趕車出門,可時間長了,硬逼出來的。青富總是這事那事的,總不能放著車馬不用吧? 

 該上坡了,遠遠看到一個女人抓著鐮刀、揹著手,身體前傾著、慢悠悠地挪動著腳步,青富媳婦仔細辨認背影,確定是馬玉芝。 

 大多數村民到離家較遠的田地裡,通常都是趕著車或者騎自行車,很少有徒步去的。 

 在空曠的田野裡、赤白的山路上,馬玉芝蝸行牛步,又是上坡,看起來好像一直躑躅不前。 

 清晨的陽光灑落在她那孤獨落寞的背影上,顯得竟有些淒涼。 

 青富媳婦突然覺得馬玉芝有點可憐,不禁動了惻隱之心。 

 馬玉芝總會給很多人這樣的感覺,也許大家覺得她被埋沒了,有可惜的成分在裡面吧! 

 想是青富在某時某刻基於同樣的心理,才安排王林去學校打更,用來曲線救助馬玉芝。 

 落魄的女人很容易獲得同情,激發別人的保護欲。如果換做男人,會被嫌棄他不夠努力。 

 青富媳婦原本一向挺討厭馬玉芝這個人,不正經過日子,整天蹲碾房,就知道耍嘴炮。 

 馬車快駛到馬玉芝跟前時,青富媳婦喊道:“喂……等等,坐車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