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同母異父的姐妹

 正月裡,每家都會請上幾桌子客(qie),只有長輩或已經成家的平輩男人才有被邀請的資格。 

 除了親朋好友,生產隊隊長,家家戶戶是必請的,以至於為了他們還要排班,你家早上請,我家就得晚上請。因為到了冬季農閒時節,人們不用勞作,也就改成吃兩頓飯了。 

 雖然生活不富裕,但總要有來有往,打上二斤高度散白酒,家裡的肉食和海帶、豆腐等上好的食材,除了年三十放開肚子吃一頓,都要留著請客的時候用。 

 再配上些白菜、酸菜、粉條子,弄上七八個菜,借上兩張大點的炕桌拼起來,大家擠擠巴巴地圍坐在火炕上。每個人只能攤上兩三盅白酒,但你推我讓、猜拳行令的、要鬧騰幾個小時。 

 男人們東家請西家叫的、足足可以吃到過了正月十五,卻沒有女人們的份,也就等於家裡多數的好東西,其實都被男人們吃了。 

 正月十六——跑百病,對於沒什麼娛樂的孩子們來說,這也算是一項比較期待的‘大型’戶外活動。 

 大家仨一幫倆一夥,基本都是親友團,相比之下,秋丫還太小,但也想去湊熱鬧,只能像小尾巴一樣跟在大伯、姑姑家的哥哥姐姐們屁股後面,好在有大姑家海棠一起作伴。 

 秋丫娘為她裝上兩個凍的槓槓硬的粘豆包,等到去村子東面的河套溜完冰烤著吃。 

 大點的哥哥們都有用木頭做的冰車,車底盤兩邊嵌上鐵絲或者鋼鋸條,坐在上面滑起來飛快。 

 秋丫和海棠只能站在一邊眼饞,或打‘出溜滑’玩,等哥哥們玩得差不多了,央求著過把癮。 

 看人家兩隻手一左一右拿著冰錐往冰上使勁一紮,冰車就滑出去老遠。可等自個兒坐上去學著樣子操作,冰車卻在原地打轉,只能抬起頭巴巴地用眼神向哥哥們求援。 

 哥哥們雖說不耐煩,卻也會在後面推上幾個來回,或者在前面拉著她們跑上兩圈。 

 玩餓了,開始找個背風的地方,一般都是河坎子下面,分頭撿一些幹樹枝、枯草之類的,用洋火點著。待到燒成了一堆炭火,大家分別把兜裡的粘豆包、土豆和鹹菜疙瘩等拿出來,埋到裡面。 

 不一會兒,就聞到有一股糊鍋巴味,趕緊扒拉出來,所有的東西都已經變成焦炭一樣,卻還沒完全烤透,胡亂擦一擦,拿起來就啃,感覺格外好吃,之後,每個人都弄成了‘烏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