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吹冷風 作品

第2章 真是個老六

 第二天清晨,章陽早早起床。 

 雖然腿腳不便,但是腦子沒事,他需要計劃一下,接下來的路怎麼走。 

 於是,農家的清晨,一少年拄著棍子,一縱一躍, 雖然動作不好看,但勝在靈活,穩健。 

 一步也能盪出兩米多遠的距離。 

 張揚對這一世的皮囊還是十分滿意的,畢竟原主是鐵匠家的兒子,並不嬌生慣養,身體結實。 

 用張揚的的思想理解:家族小作坊裡的孩子耳濡目染,又時常打打下手,既傳承了手藝,又鍛鍊了身體。 

 對這一世所處的大環境,張揚也有了一個大致的瞭解: 

 這是一個不屬於他認知裡,任何朝代的一個時代,封建體制,農耕經濟。 

 國號為大正,開國十六年,國家沒有戰事,不足十年,開國皇帝陛下姓周,大正周皇帝春秋正盛。 

 章陽他老爹章小五,跟隨大正周皇帝,從立國到開疆拓土,也算有從龍之功,只是卸甲歸田時,才堪堪一個小小的兵卒伍長。 

 “這從龍之說,也十分牽強,估計也只是遠遠的看見過周皇帝的影子而已。 

 周皇帝一騎絕塵時,跟從過戰馬揚起的塵土罷了”,張揚想。 

 “地位低,有經歷,不諳領導組織能力,懂得自保”,這是張揚對這一世他爹的總結。 

 “這就是個老兵遊子啊”。 

 “會打鐵,也算有點技術”。 

 打造農村的農具沒什麼技術含量,也只有柴刀需要開刃,淬火。 

 聽他娘說,他爹退伍什麼都沒要帶回來,只背了一個鐵砧進家。 

 俗話說打鐵還需自身硬,這鐵砧是鐵匠鋪裡的核心物件,其他的如爐子,錘子,風箱等物品都可以在自己置辦。 

 他爹也算留下了點兒家業。 

 張揚盪到鐵匠鋪裡,摸著鐵砧,心想: 

 “難道,張員外看上鐵匠鋪執照是假,相中這鐵砧才是真?” 

 畢竟鐵砧需要高爐鍊鐵鍛造,溫度和純度都要求比普通鐵器高得多。 

 “不對,不對”。 

 張揚感覺自己格局小了。 

 張員外肯定是看到戰亂平息,想擴張土地,大搞農耕,耕地越多需要的農具就會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