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光影客 作品

第101章 佈置好陷阱只等敵人來

 一個月後的一天。 

 午後陽光透過樹葉,形成斑駁的光影。霞山腳下叢林裡,亞爾曼在挖著陷阱坑,陷阱坑長三米左右、寬兩米左右,坑底已經挖到快三米深了。 

 卡洛琳和內森在陷阱旁組裝著竹箭架子,在他們面前堆放著已經開好孔的竹筒,這些竹筒主要由三部分組成。 

 第一部分是用於固定整體的底架,底架的竹筒比較粗,兩端有做開合設計;第二部分是用於固定竹箭的竹箭筒,竹箭筒橫向都開了間距二十公分的孔洞,是專門插竹箭的;第三部分就是竹箭,是用兩個指頭粗細的竹管,將其一端削尖製作而成。 

 這些陷阱竹箭部件都是布魯吉和周松按照李陽的要求而設計,事先進行批量加工製作好,只需拿到現場直接組裝就可以使用。 

 卡洛琳和內森將底架的四根粗竹筒端口嵌入,然後在已經打好孔的接口處插入竹栓進行固定。這時,亞爾曼踩著竹梯從洞坑裡爬了出來,上前來幫忙。 

 於是三人一起把要竹箭筒以孔對孔形式並排在底架上,然後把竹箭插入竹箭筒與底架對應孔洞中,這樣竹箭筒與底架就給固定住了。接著,他們就從一端依次將竹箭插入竹箭筒的孔洞裡。不一會兒,與陷阱坑大小相當的竹箭裝置就組裝好了。 

 內森和亞爾曼在竹箭裝置的兩端穿好了繩子,然後,兩人將竹箭裝置抬到陷阱坑旁,對準坑洞後,慢慢地放繩,最後竹箭裝置落放到坑底,他們再收拉繩子上來。 

 接著,三人又用竹條搭在陷阱坑上,在竹條上面先鋪上一層棕櫚樹葉,再鋪上一層芭蕉葉,最後再鋪上一層薄土,再撒上一些落葉和雜草進行偽裝。接著在陷阱周圍還放置了一些貝殼作為標記,防止自己人掉入陷阱。 

 做完這一切工作後,卡洛琳又仔細的檢查一番,一旁的內森說道:“隊長,放心吧,那些沒有開化的土著根本發現不了端倪的,就等著他們成刺蝟吧。” 

 卡洛琳檢查完沒有問題,便說道:“好了,最後一個陷阱完成,你們把這裡清理一下,清理完了之後就回營地,我先去霞山關那邊看看。” 

 內森和亞爾曼兩人開始清理現場,卡洛琳慢慢地走在叢林裡,因為他們已經在這片叢林裡,已經佈置了十一個這樣的陷阱坑,加上這最後一個就是共有十二個陷阱坑。所以他們自己人穿行叢林時也會小心翼翼,除了地面上有貝殼標記外,他們還在樹上留有印記。 

 從霞山通向山頂的必經之處,已經按李陽的要求修建了關口。關口建築有六米多寬,五米多高,進深四米,正中央留了一個兩米寬、三米高的門洞。 

 為了外觀好看,陳家豪將門洞框設計成拱形,門洞框向內有五十公分厚,用圓木拼接製作出朝裡打開的大門。他還在門洞上面用鑿子刻了“霞山關”三個漢字,再用木炭粉加黏土將其填充,就形成了鑲嵌在牆體裡文字。 

 整個關口城牆是用原始混凝土加石頭砌成的,在關口上面還有一米多高的圍牆。圍牆上面每間隔一米就留有箭口,在關口兩邊是五米多高厚厚的土牆。兩邊延伸將整個霞山的山頭給包圍起來,形成了一個u型狀。整個外觀看上去就像一個縮小版的城樓,看上去還有那麼一點巍峨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