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劍在手其利在心 作品

滴179章 收穫與發展

 糧食收穫後,勇前組建了一支商隊,讓商隊每隔一段時間去銜尾蛇城邦、西部草原進行貿易,需要使用列車的時候自己去找列車調度委員會。 

 開拓鎮已經有了自己的羊圈和雞舍,前者還處於培養階段,後者則已經在穩定地產出一定量的雞蛋。 

 說到養殖,勇前接下來又去找人擴大附近的那座小湖,準備由單純的捕魚轉變為養魚。 

 接觸過養殖業的人應該都聽說過“料肉比”,也就是投入多少飼料可以收穫多少肉類。 

 比如料肉比5:1,也就是說平均投入5斤飼料,這些飼料最終就將轉化為1斤肉,轉化值就是1。 

 簡單的來說就是比值越低越好。 

 而這其中,魚類的轉化率最低。 

 這一點其實我們也可以通過物價來觀察出。牛的比值是6,因此牛肉昂貴,雞的比值是2,因此便宜。另外常見的羊是5,豬是3。 

 魚就非常恐怖了,它的比值是0.9! 

 沒錯,你只餵了1斤飼料,最終卻能收穫大約1.2斤的魚! 

 乍聽起來好像感覺不太符合質量守恆,但之所以魚的比值能低於1,是因為它們除了吃飼料,還會自己捕食水中的浮游生物、藻類等等。 

 再加上魚作為冷血動物能耗很低,熱量利用率高,幾乎是吃多少長多少,因此千百萬年來一直都是全世界人類的主要肉食來源之一。 

 而有了足夠的糧食後,勇前也準備開始實施開拓鎮的下一步戰略。 

 古人云:衣食足而知榮辱,倉稟足而知禮節。 

 既然倉庫裡已經有了足夠的“底氣”,那麼他們也是時候該將那些“末世化”的法規、道德準則、生活標準等等往更好的方向改進。 

 同時,他們也終於可以主動擴大鎮子的人口了。 

 勇前首先想要的就是招募更多的知識分子,讓因為末世而突然停止的工業革命繼續推進下去! 

 作為一名看著“蒸汽派系”地區從高耕火種高速發展成工業城鎮的列車長,勇前十分深刻地親身感受過工業化的力量。 

 以前一畝地養活不了多少人,貨物需要通過馬車低效運輸,布料需要手工紡織......然而工業化的到來卻將人類的生產力提高到了一個不可思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