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中性之聲

 周圍的導演和工作人員看著周安竟然如此悉心教導李玉,尤其是那句"音樂是為大眾而唱,而非特定之人",讓他們面紅耳赤。 

 他們覺得周安這話像是對他們說的,再看看平日裡和藹可親的周安,與大家相處融洽。 

 然而對李玉,他的待遇卻截然不同,簡直慘不忍睹,差一點就被教訓了,而且是在這麼多人面前! 

 接著,看到周安的目光掃來,他們感激地躲避,生怕被周安注意到,也來一番教誨,那他們可就糟了。 

 第二輪選拔迅速展開。 

 周安依舊鎮定自若地坐著,謠言中的換角風波並未影響他分毫。 

 但這次,其他三位對周安更為親近。 

 周安能感覺到,他們通過旁敲側擊,瞭解到自己今天的訓斥並非一時衝動,而是深思熟慮的結果。 

 特別是周安對音樂的理解,認為音樂應為大眾而唱,而非僅為某個人,這種定義讓他們重新審視了周安和他的音樂。音樂之美,各有所見,每個人心中的音樂都各有差異。 

 有人贊這首歌,有人愛那首歌。 

 但他們共同的話題都是唱出來。 

 唯有唱出來,才能讓眾人聽見多元的音樂。 

 若循規蹈矩,怎會有不同的旋律? 

 而周安讓李玉唱出聲音,正符合了這個道理。 

 音樂唯有唱出,才有更多種類,更多聽眾,更多人喜愛。 

 有些歌曲或許不被所有人喜歡,但偏偏有些人鍾愛,他們本應能欣賞音樂。 

 只因不合主流,便剝奪了另一些人的歌唱權,那麼他們將永遠無法聽見音樂。 

 這就是音樂。 

 歌唱並無絕對的對錯。 

 合適與不合適,僅此而已。 

 李玉並無過錯,錯的是我們對自我觀念的誤解。 

 周安賦予李玉的正是這樣的理念。 

 每個音樂家的夢想亦如此,堅守獨立思考,不受他人擺佈。 

 迅速地,第一輪的歌手紛紛登臺。